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盛行率約為百分之2至4,推估全台應有30-40萬人罹病,若心房顫動未確診,而無接受任何治療,患者恐背負中風與猝死的高風險。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與全台29家醫院舉辦… 詳全文 >
飲食不但影響肥胖與三高,其實飲食和精神健康也息息相關。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一般精神科羅育騏醫師指出,缺乏維他命,尤其是維他命B1、B12及葉酸,可能會造成記憶力變差、情緒容易憂鬱等的狀況。有… 詳全文 >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葉圜叡主任表示,關於疫苗注射後有產生多日無法緩解的肩部疼痛或旋轉肌腱撕裂傷,或肩部粘連性關節炎這些案例不少,並不是COVID-19疫苗特別會攻擊旋轉肌腱,而是注射過程… 詳全文 >
從臨床觀察,以及各國的統計,再加上這兩年疫情影響,被診斷為憂鬱症的患者越來越多,也有年輕化的趨勢。當我們看到親友出現憂鬱、情緒低落、生活功能不佳時,如何提供合宜的協助或陪伴呢?聯安預防醫學機… 詳全文 >
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劉承揚教授及鄂暄蓓碩士,成功利用人面蜘蛛吐出的蜘蛛絲,開發出一款光纖糖度感測器,能夠在萬分之一秒(0.1 ms)內有效量測果糖、蔗糖與葡萄糖濃度,且量測範圍已包含人體… 詳全文 >
國民健康署日前修訂了「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針對50 歲以上的國人,將維生素D的攝取建議量提高為每日15 微克(µg)。如果依照建議標準來看,台灣人平均75%以上的男女性,都呈現… 詳全文 >
婦脊椎狹窄神經壓迫,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使用先進的微創脊椎手術系統進行手術,透過內視鏡減壓及利用經皮椎弓釘或皮質釘進行固定,大幅減小手術傷口,幾乎不流血,重要的是大幅減少脊椎結構… 詳全文 >
要活就要動!運動是良藥!大量可信賴的科學證據顯示,運動對於慢性代謝疾病的治療效果,與中高齡總死亡率下降有關。運動醫學博士陳俊忠醫師出版《運動比你想的還輕鬆》一書,介紹被動式的創新運動模式:垂… 詳全文 >
夏日高溫時常在密閉空間,如公車、捷運上會聞到一股濃濃異味。其實體味的生成,不單單只因為流汗,還與身體機制有關。事實上,即使待在冷氣房,或是在冬天不易流汗的時候,身上也仍會散發異味。坊間常聽聞… 詳全文 >
台灣精準醫療計畫 (簡稱TPMI) 目標為促進台灣使用基因資訊發展精準醫療,並發展健康管理最佳策略。計畫由中央研究院與全台16個醫療體系共33家醫院共同合作執行,邀請一百萬名民眾共同參與。截…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