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莊志立研究員團隊,利用阿茲海默症小鼠的動物實驗及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分析,發現阿茲海默症小鼠補充維生素D反而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年長者長期服用維生素D發… 詳全文 >
醫生漫畫家林于翔/阿毛醫師在其新書《健康快充卡哇醫》中,用淺顯的圖文帶大家了解「甲狀腺結節該知道的3件事」:甲狀腺結節盛行率很高,好發年長者及女性。最常見無症狀,或摸到脖子凸一塊,也可能做影… 詳全文 >
不少人長期有程度不一的頭暈困擾,或人一多就頭暈?北醫大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李薰華醫師指出,出現頭暈可能是中風或其它疾病的前兆,甚至有患者頭暈及不平衡的感覺超過三個月,就醫檢查後確認罹患「持續性姿… 詳全文 >
防疫已經快3年,經常處於高壓環境,門診也開始出現精神官能方面疾病的患者。古代人對於患有思覺失調症,以及癲癇或中風後口歪眼斜的病理症狀時,往往都會歸咎被神鬼附身。林巧薇中醫師說明,古代醫學家會… 詳全文 >
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因為受損的心臟往往無法自我修復,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心臟衰竭。中國附醫細胞治療醫護團隊採用冠狀動脈與周邊靜脈雙徑注射異體幹細胞治療受損心臟,加速恢復病人心臟效能,心臟衰竭風險… 詳全文 >
只要接受氣切治療,一輩子都要躺床不能拔管嗎?台中1名81歲的李老先生,曾是叱吒風雲的航海業鉅子,5個月前,因嚴重小腸出血造成低血容性休克,面臨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必須插上氣管內管使用呼吸器… 詳全文 >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快接近3年,全球死亡人數已經超過646萬人,但是打疫苗卻救回了1千萬人。由於人類免疫系統在15~20歲達到頂點,之後就漸漸走下坡,因此,成人打疫苗做好健康防護… 詳全文 >
心頭小鹿亂撞?可能不是心動的感覺,而是心律不整!醫生漫畫家林于翔/阿毛醫師在其新書《健康快充卡哇醫》中,用淺顯的圖文帶大家了解「關於心律不整該知道的5件事」: 正常心跳為每分鐘60-100下… 詳全文 >
結核菌會冬眠?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育生指出,糖尿病患是結核病的高風險族群,小心一旦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偏高,可能會影響患者免疫系統,使抵抗力變弱後受到結核桿菌侵犯。即使接受過完整抗結… 詳全文 >
肺功能也和胸壁的肌肉及橫膈膜的力量有關。有益肺功能的簡易運動強化肌肉力量、提升呼吸效率是鍛鍊肺活量的方法,可以透過訓練胸壁肌肉及橫膈肌來提升肺活量。像是練習用腹式呼吸,或是進行能加強上臂肌力…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