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床不是懶惰,多半是太努力結果,首先出現的症狀就是失眠。這是因為可體松數值很高,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因而無法順利入眠。「努力過頭」會讓交感神經一直處於優勢。不久人體抗壓系統就會到達極限,身心快… 詳全文 >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黃彥翔醫師表示,失智症類型可分為:可逆性與不可逆性,可逆性失智症僅5~10%,不可逆性包括退化性失智症、血管… 詳全文 >
慢性腎臟病患除了要控制三高外,更要留意第四高「高腎壓」!高腎壓與腎臟病變相關,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黃振國副理事長特別提醒,9大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抽血、驗尿,留意腎臟功能兩指標,及早揪出「高腎壓」… 詳全文 >
9月21日為國際失智日,根據2020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發現,有12個危險因子會影響失智成因達40%,其中聽力喪失佔其中8%,排名第一。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 詳全文 >
據2019年全球估計顯示,850多萬人患有巴金森氏症,導致32.9萬人死亡,並且持續增加中。巴金森氏症典型症狀包括靜態顫抖,雙和醫院神經科陳龍主任指出,隨著醫療進步,最新非侵入性治療方式「磁… 詳全文 >
出現記憶力改變、說話困難、個性改變…,當心可能是失智症的警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提醒,及早揪出失智症10大徵兆,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現象,而是一種大腦疾病。關… 詳全文 >
近年來運動風潮盛行,但是運動項目百百種,到底應該做什麼運動,才有助強化心肺功能?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表示,一般人知道有氧運動有益心肺功能,其實,有氧運動對於維持… 詳全文 >
飲食吃太油,竟然血漿會變乳白色!日前新竹有1名18歲女學生去捐血,事後竟收到通知她有「乳糜血」現象,血漿呈現乳白色或混濁狀。營養師黃千芮表示,捐血時偶有乳糜血現象者,有幾個原因:捐血前的飲食… 詳全文 >
雖然某些癌症治療會導致心臟毒性,但並非所有類型的癌症治療都會,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治療種類,包括:某些化療如小紅莓、胸部放射治療、某些標靶治療、單株抗體和預防癌症復發的藥物等。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 詳全文 >
自己的身體有多麼疲勞?壓力有多大?「心率變異」是顯示「自律神經工作狀態」唯一客觀的數據。利用這種全新指標,就可以透過數值來掌握身心狀態。在《史丹佛大學專家教你打造不容易疲勞的身體》一書中,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