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染疫後遺症多,當出現體力變差、手部的握力和行走速度都明顯下降時,小心可能是「新冠後肌少症」找上門!除此之外,引起肌少症的風險因子還包括吃得太清淡、不當減重等。心臟科醫師陳炯瑜提醒,預防肌… 詳全文 >
五十肩好發於40~60歲之間的女性,而五十肩的危險因子包含新陳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狀腺疾患等。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蔡旻虔表示,根據研究發現,糖尿病病人約有30%會發生五十肩,如果經過非… 詳全文 >
「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尤其是偏頭痛是一種和血管、神經傳導物質相關的頭痛。一旦發作時,可能發生噁心、想吐、怕光、怕吵等症狀,真的會讓人痛不欲生。李婉萍營養師表示,想要甩開偏頭痛的威脅,… 詳全文 >
台中榮總醫院在今年7月收治1名9個月大新冠肺炎確診的男嬰,併發猛爆性心肌炎,緊急插管和施以葉克膜及洗腎等急救措施,10天後成功移除葉克膜及停止洗腎等治療,並於住院7周後順利康復出院。臺中榮總… 詳全文 >
四年多前接到過一張外科病房會診,1位90歲的阿公在膽囊切除術手術前卻突發胸悶、胸痛,初步檢查疑似心血管疾病,經過安排心導管檢查,也確實在心臟血管的左前降支(LAD)發現嚴重狹窄,最後放了一根… 詳全文 >
睡眠不足的大腦會引發視覺和腦部的溝通障礙。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大腦無法正確捕捉眼睛看到的東西的速度和位置資訊。睡個好覺是健康的基本條件。但是人為什麼到了晚上就會想睡,早上就會醒來?這就和神… 詳全文 >
多數人都曾經想過或實際減重過,但使用的方法會影響到成效,從臨床經驗與「肥胖世代-百人減重行為調查」結果來看,減重會失敗通常都是因為以「缺乏意志力(42.8%)」和「無法克制食慾(35%)」。… 詳全文 >
健保署統計,2019年「糖尿病」佔醫療支出的第二名,年花健保費用約309.6億元,就醫高達153.6萬人。而糖尿病控制不良會併發小血管病變,其中又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也是成年人失明的三… 詳全文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早發於兒童神經發展的疾病,掌管孩童腦中的執行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因此容易在多種情境下出現注意力低下、好動且衝動,持續6個月以上且不符合其年齡程度,造成學習狀況差、干擾旁人… 詳全文 >
肩頸痠痛只能吃類固醇嗎?針對頸椎小面關節疼痛與頸椎退化,目前有治療新選擇,超音波導引增生療法能有效緩解疼痛。豐原醫院復健科張憲伯醫師表示,包括肩頸痠痛問題,或是長期下背痛、慢性肌腱炎、網球肘…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