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鈣化性肌腱炎,痛起來要人命!1名愛運動的病患右肩劇烈疼痛,痛到肩膀無法動彈,晚上甚至痛到無法入眠。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何宇淳醫師,接受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發現是右肩肌腱的鈣化性… 詳全文 >
-
大部分的運動、重量訓練、甚至是大火炒菜的動作,都會大量用到這些肌肉。如果腋窩緊繃或發炎,容易出現肌肉拉傷、肩膀疼痛、手臂拉傷等症狀。腋窩的導引保健,變成不可輕忽的課題。每天操作〈擊腋操〉可以… 詳全文 >
-
在東京帕奧中唯一獲得銅牌的桌球選手田曉雯,長期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接受健康諮詢與照護,今(22)日與桌球選手林姿妤、游泳選手陳亮達,特別與背後默默支持的醫療團隊共享榮譽,高醫附設中… 詳全文 >
-
脊髓損傷患者面臨肢體麻痺造成行動困難,目前已經可以透過「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的輔助,有效增加脊髓損傷患者下肢骨密度及骨骼肌肉,幫助病人再站起來!今9月8日正好是物理治療師節,臺北榮總醫院獲贈下… 詳全文 >
-
因年齡增長或因坐姿不良造成脊椎側彎的話,很容易引起坐骨神經痛。為進行改善,可對脊椎、腰椎、內尾骨與外尾骨的穴道進行按壓,非常有效果。從日常生活中就留意,若坐姿不良的話,馬上調整坐姿讓骨盆轉正… 詳全文 >
-
初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症狀並不明顯,減重搭配運動、鍛鍊關節附近肌肉強度能大幅減低膝關節承重壓力,有效減緩關節退化的速度。口服藥物、復健、注射PRP或玻尿酸也可以改善症狀,大幅提高生活品質。然而… 詳全文 >
-
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另社會心理因素,例如青壯年期中風,可能要面臨長期的經濟壓力也會是潛在的因素,而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 詳全文 >
-
國外的觀察發現,新冠肺炎感染者康復後約有10%會出現新冠長期症狀,最常見的是疲倦、勞動後症狀惡化、注意力不集中與呼吸短促等。臺大醫院物理治療師以運動專家的角色參與醫療照護團隊,包含住院期物理… 詳全文 >
-
頸部抽痛、沉重,有嚴重的偏頭痛?長期頭頸像顆大石頭一樣僵硬的人,可能是枕下肌太緊了。枕下肌群是位在後頸附近,上頸椎區的四對小肌肉。這四對肌肉分別是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頭上斜肌、頭下斜肌。… 詳全文 >
-
防疫降級後,許多人開始跑健身中心動次動次!但是,近日復健科門診卻發現,陸續出現健身後受傷的患者。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組長徐佩萱指出,健身後最常見的受傷類型即屬扭傷、拉傷、瘀青、挫傷及…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