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中風與腦外傷復健新選擇!5大輔助治療促進大腦修復,改善語言、肢體動作
衛福部樂生醫院復健科主任殷心蓓表示,隨著AI輔助醫療技術進步,針對腦中風與腦外傷後的復健,已經突破傳統的物理治療,而有其他輔助醫療方式可選擇,包括:重複經顱磁刺激、高壓氧治療、靜脈雷射、經皮靜脈雷射等,幫助病患以較快的速度在認知、語言及肢體動作上… 詳全文 >
衛福部樂生醫院復健科主任殷心蓓表示,隨著AI輔助醫療技術進步,針對腦中風與腦外傷後的復健,已經突破傳統的物理治療,而有其他輔助醫療方式可選擇,包括:重複經顱磁刺激、高壓氧治療、靜脈雷射、經皮靜脈雷射等,幫助病患以較快的速度在認知、語言及肢體動作上… 詳全文 >
阿茲海默症又稱失智症,是因為大腦神經元減少,大腦萎縮而產生的疾病。乙型澱粉樣蛋白(β-amyloid)這個物質原本是身體中所具有的蛋白質,科學家認為,當這種蛋白在大腦堆積過多,就會引起阿茲海… 詳全文 >
年長者若喝水時容易嗆到、或是不容易咀嚼食物,小心有可能是吞嚥障礙。復健科曾清祥醫師指出,咀嚼吞嚥功能會隨著年齡逐漸退化,尤其老年人若有中風、失智症等疾病,加上缺牙等現象,恐使吞嚥更為困難, 詳全文 >
愛家人,就先讓自己健康!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醫師表示,國內健康管理機構如雨後春筍,不僅強調多元,更朝向「皇家御醫」個人化模式發展;彰化秀傳醫療體系,面對全球健康管理e化浪潮,緊密結合國內外… 詳全文 >
失眠問題不僅困擾著精神壓力大的上班族,對於老年人來說,也是影響生活品質的一大主因。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顯示,全台65歲以上國人,有失眠經驗的比例高達50.8%,符合慢性失眠症盛行率也有27… 詳全文 >
光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金正詔醫師指出,導致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很多,年齡是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烈陽中的紫外線也是常見的環境危險因子。研究也發現,中南部患病的風險較北部來的高,此與中部紫外線強度平… 詳全文 >
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國民健康署補助45至69歲婦女每2年做一次乳房攝影檢查,高危險族群可提早於40歲檢查,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主任盧瑞華提醒,老年乳癌患者正持續增加… 詳全文 >
儘管隨著醫學進步,癌症有機會成為慢性病,但醫療有其極限性,約50%癌症患者最終會走向晚期階段,僅有7個月至數年的時間可活,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醫師表示,多數癌末病人告別人世前常… 詳全文 >
天氣轉濕冷,銀髮族容易腰酸背痛,小心是腰椎滑脫。根據統計,平均每4名老人就有1人腰椎滑脫,復健科醫師曾清祥指出,若發生腰椎滑脫時,除積極復健治療外,患者應盡量曲膝側睡休息,同時坐著的時候要靠… 詳全文 >
國內糖尿病患已突破160萬,其中逾4成合併有慢性腎臟病,而飲食控制不佳,往往是造成糖尿病腎病變的主要原因。新陳代謝科游能俊醫師指出,早餐是三餐中高磷、高鉀超標最嚴重的一餐,稀飯、燒餅油條、燕… 詳全文 >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彭凱鈴表示,老黃斑部病變惡化速度相當快,兩年內未積極治療,9成病人的視力可能惡化至0.1以下,達到法定失明標準。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造成老人嚴重視力障礙與失明的最常見…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