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中風與腦外傷復健新選擇!5大輔助治療促進大腦修復,改善語言、肢體動作
衛福部樂生醫院復健科主任殷心蓓表示,隨著AI輔助醫療技術進步,針對腦中風與腦外傷後的復健,已經突破傳統的物理治療,而有其他輔助醫療方式可選擇,包括:重複經顱磁刺激、高壓氧治療、靜脈雷射、經皮靜脈雷射等,幫助病患以較快的速度在認知、語言及肢體動作上… 詳全文 >
衛福部樂生醫院復健科主任殷心蓓表示,隨著AI輔助醫療技術進步,針對腦中風與腦外傷後的復健,已經突破傳統的物理治療,而有其他輔助醫療方式可選擇,包括:重複經顱磁刺激、高壓氧治療、靜脈雷射、經皮靜脈雷射等,幫助病患以較快的速度在認知、語言及肢體動作上… 詳全文 >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家中的長輩往往會對子女抱怨,關節容易痠痛,或許以為這是自然老化現象,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是比較敏感積極的子女,可能會開始先幫父母購買照顧骨頭與關節的保健食… 詳全文 >
需服用藥物控制病情的心房顫動患者,可別擅自停藥!1名患有心房顫動病史的68歲婦人,日前因膽囊炎開刀,術後中斷服用抗凝血藥物,竟導致血栓性腦中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任周玉蘭提醒… 詳全文 >
「人吃老了,無路用了啦!」許多老年人常感嘆年紀變大後,體力下滑、 行動不靈活,沒有謀生能力,對後輩家人是一大負擔,不過,國民健康署公布的調查顯示,雖然台灣正步入高齡化社會,但近8成民眾認為老… 詳全文 >
女性在20歲到35歲之間是骨量的高峰期,從35歲開始體內的鈣質就開始流失,而骨骼一旦變脆,也就意味著人體的骨骼面臨危機。專家指出,應對這種危機的辦法就是在35歲之前,儘量多補鈣,增加自己的「… 詳全文 >
70歲的何女士3年前開始出現腰痠背痛的症狀,走路時每隔5分鐘就要休息一下,童綜合醫院中醫部王崧醫師指出,有腰痠背痛困擾的老年人,如果久坐不動會影響下肢的血液循環,建議在家休息時可自行按壓腿部… 詳全文 >
隨著年紀不斷增加,老年人的體力和肌肉都會慢慢衰退,如果食量不變卻不愛運動,氣血虛、脾胃弱的年長者的體重和腰圍很容易升等成「重量級」。童綜合醫院中醫部王崧醫師建議,想要控制熱量的銀髮長輩們,可… 詳全文 >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病變的慢性疾病,表現包括:骨量減少、骨組織結構變差,造成骨骼脆弱、骨折危險性增高,在臨床上主要根據骨質密度測量值來診斷骨質疏鬆,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黃盟仁醫師建議,年長… 詳全文 >
在高齡化社會中,失智症是一不可輕忽的老年慢性疾病。成大醫院營養師黃晉瑩表示,照顧失智症病人需要極大的愛心及耐心,平日照護除應多活動外,飲食中應多攝取魚類、水果、蔬菜、適量咖啡和少量紅酒, 詳全文 >
當父母不在身邊,要怎麼掌握父母健康?根據台灣的老人健康的研究調查,社區老人有5%~10%營養不良,養護機構老人有17%~65%營養不良。當你不在父母身邊,沒有被適時提醒與制止的老人不良飲食習… 詳全文 >
台灣進入高齡化,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門診中常見病灶,大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樊文雄醫師表示,在台灣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中,每4人就有1人是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所引起,若2年內未積極治療,9成病人的視力…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