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治療後食慾不振,恐營養不足!5分鐘法則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慢性病及癌症病人經常因疾病或治療副作用導致食慾不振,難以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時候可以利用5分鐘法則,設定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例如,可以從喝一杯高蛋白飲料或吃幾口蔬菜湯開始,而不必馬上要求進食一整餐。 詳全文 >
慢性病及癌症病人經常因疾病或治療副作用導致食慾不振,難以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時候可以利用5分鐘法則,設定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例如,可以從喝一杯高蛋白飲料或吃幾口蔬菜湯開始,而不必馬上要求進食一整餐。 詳全文 >
早餐吃什麼好呢?小心選錯食物,雖然填飽了肚子,卻離十大死因之首——癌症越來越近!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飲食常犯3大錯誤,容易加速癌症體質的形成;想要累積深厚的防癌力,就從每天早晨吃… 詳全文 >
2017年倫敦皇家學院整合分析95個研究的142篇發表論文後,清楚的提出每日攝取800公克的蔬菜和水果,可降低最多罹患冠心病、中風、心血管疾病、罹癌率及疾病死亡率的風險。此研究指出,每日攝取… 詳全文 >
踏進義大利麵餐廳,您習慣點哪一種口味的料理呢?紅醬、白醬,還是青醬?如果菜單上出現「墨魚麵」或「墨魚燉飯」的字樣,也許您可以先撇開對黑色食物的恐懼,鼓起勇氣嘗試,其神奇的黑色力量可能提升防癌… 詳全文 >
吃蘆筍好處多,不僅清熱利尿,更是護肝的好食物。中醫師陳旺全指出,中醫食療將蘆筍稱為「龍鬚菜」,因它性味甘寒無毒,有清熱氣、利小便的功效。近年研究證實,蘆筍也是防癌聖品,抗氧化成分高,且能消除… 詳全文 >
大腸癌是健康隱形殺手,研究顯示,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阻止身體大腸息肉復發,減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不過,專家提醒,阿斯匹靈(Aspirin)「老藥新用」仍存有諸多高風險,建議民眾不要為了防癌… 詳全文 >
綜藝天王豬哥亮日前因大腸癌末期住進台大醫院,病床前重拾父女情,令人不勝唏噓,也引起大眾聞大腸癌色變。大腸癌上身,飲食西化被認為是危險因子之一。尤偉銘營養師提醒,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是養成良好… 詳全文 >
番茄不僅能填飽肚子,更是養生保健、遠離疾病的好幫手。不過,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提醒,有一族群吃番茄時務必注意烹調方法和份量,以免影響健康。 詳全文 >
大腸直腸癌是近年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彭溫雅建議,不妨從現在開始調整生活習慣,並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多攝取5種有助提升腸道免疫力的食材! 詳全文 >
天天排便就能遠離大腸癌?沒這麼簡單!絕大多數人將「便祕」視為大腸癌的重要預警之一,但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提醒,即使天天排便,還是有「便祕」的可能,若出現排便量太少、排便後沒有舒暢感等現… 詳全文 >
2016年,台灣乳酸菌協會首度公佈了台灣腸道健康地圖,揭開了台灣人腸道普遍不健康現象。調查中發現台灣有19縣市的居民腸道健康程度都屬於中度警戒,甚至腸道年齡比起實際年齡高出了10至15歲之多…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