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血糖數據減重成新趨勢!8週連續血糖監測,打造個人化體重管理
根據國民健康署2020年的資料,台灣18歲以上成人過重與肥胖率高達50.3%;在25至39歲的年輕族群中,長期外食、久坐與壓力型生活方式,導致體脂肪偏高與代謝風險逐漸浮現。全台已有近1/4成年人患有代謝症候群。新陳代謝科邱勝博醫師表示, 詳全文 >
根據國民健康署2020年的資料,台灣18歲以上成人過重與肥胖率高達50.3%;在25至39歲的年輕族群中,長期外食、久坐與壓力型生活方式,導致體脂肪偏高與代謝風險逐漸浮現。全台已有近1/4成年人患有代謝症候群。新陳代謝科邱勝博醫師表示, 詳全文 >
隨著大家對於健康飲食意識抬頭,發酵食物已經慢慢從配角躍升為日常很夯的主角。尤偉銘營養師剖析,發酵食物迷人之處在於營養價值提高、能促進腸胃道消化與吸收,以及促進食慾等。 詳全文 >
造成肥胖的危險因子,主要與錯誤飲食脫離不了關係。全球營養專家賀寶芙(Herbalife)提出呼籲:早餐要吃的營養均衡,除了要有「健康餐盤」的新觀念,吃對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正確比例,更… 詳全文 >
女性最怕產後身材走樣,特別是產後消水腫更是難上加難。女中醫師李郁佳指出,產後3個月雖是黃金瘦身期,但當遇上坐月子,不能什麼都不吃,會把身體弄壞,建議產後可靠按肚臍四周穴道、喝山藥大棗粥和簡易… 詳全文 >
研究證實,久坐久站,不僅對健康影響很大,甚至是造成肥胖的元凶之一。台灣肥胖醫學會肥胖專科醫師劉燦宏指出,指出,久坐久站的生活方式是造成肥胖、壽命減短的重要因子,因為懶得動會降低新陳代謝率,容… 詳全文 >
今年6月在美國剖腹生下寶貝女兒「小米粒」的伊能靜,日前在臉書公開自己在產後4個月以來,透過餵母乳,吃溫熱食物、泡澡等方式保持身體溫度等方式,搭配飲食控制、適量運動,成功從70公斤瘦到55公斤… 詳全文 >
常見有的人在健身房揮灑熱汗運動過後,便馬上補充大量蛋白質,於是出現猛吞牛奶、豆漿、茶葉蛋,或高蛋白奶等,相信據此可以長肌肉、維持好身材。但是,根據外電報導,藉由運動長肌肉的關鍵,實際上並不是… 詳全文 >
「腫」比胖更惱人!明明今天有重要的行程,一早起來卻發現眼睛浮腫、完全小了一圈嗎?沒關係,學學以下的預防與急救妙招,從此不再讓水腫誤大事,還你一天的好心情。 詳全文 >
規律運動有益健康,但是,許多人運動總是3分鐘熱度,無法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此時,不妨在運動時加入一點「大笑」吧!無論是真笑或假笑,笑的動作都可能讓運動與快樂的感覺做連結,提升運動效果且建立規… 詳全文 >
每到周末總少不了和姊妹相約喝個下午茶,尤其是茶香四溢又紮實的抹茶千層蛋糕,或是酸甜可口的檸檬塔,都是美好的午後嚼舌根最佳搭配良品。不過在這些甜美又撫慰人心的外表下,其實隱含著不為人知的高熱量… 詳全文 >
秋意濃,人懶不想動,減重儼然是不可能任務。亞東醫院中醫師林巧梅指出,肥胖,很多是由痰濕所引起,而水腫型肥胖多與經常久坐不動有關,建議可用《茯苓、陳皮、薏仁茶》健脾胃消水腫,且應經常按摩天樞穴…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