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垃圾食物日,越「垃圾」越好吃?醫:5天高熱量垃圾食物,恐讓腦袋變鈍
今7月21日是「國際垃圾食物日」,意味著在這天可以不忌口,盡情享受高糖、高鹽、高脂的垃圾食物,當作生活小確幸。不過,家醫科魏士航醫師提醒,偶爾放縱無妨,但若這樣的飲食變成習慣,等於天天都在給身體和大腦「埋地雷」。 詳全文 >
今7月21日是「國際垃圾食物日」,意味著在這天可以不忌口,盡情享受高糖、高鹽、高脂的垃圾食物,當作生活小確幸。不過,家醫科魏士航醫師提醒,偶爾放縱無妨,但若這樣的飲食變成習慣,等於天天都在給身體和大腦「埋地雷」。 詳全文 >
常聽想減肥的人抱怨:「連喝水都會胖?」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事實上,小心可能是荷爾蒙失調造成的。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副院長顏佐樺醫師表示,尤其是性荷爾蒙的變化和體重之間的關聯特別明顯。建議有… 詳全文 >
有的女性認為在生理期來時狂吃甜食,怎麼吃都不會胖;對於糖上癮的人來說,看見體重增加時,才想到應該戒除糖癮。趙函穎營養師表示,過量的精緻糖,會讓身體皮膚老化、肥胖,在糖癮戒斷的過程,不妨採取這… 詳全文 >
糖尿病是國病!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50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並且每年以16萬名的速度持續增加。每年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彰基醫學中心於今日舉辦「111年世界糖尿病日」健康促進… 詳全文 >
減重真的只是少吃多動這麼簡單嗎?每天進食的熱量,要高於基礎代謝率,還是低於基礎代謝率,才會減重呢?計算「熱量赤字」真的很重要嗎?你知道挑錯食物,會影響荷爾蒙平衡,也會造成肥胖嗎?台北醫學大學… 詳全文 >
疲勞倦怠、體重增加肥胖、渴望甜食麵包,竟然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惹的禍!為什麼會出現甲狀腺低下的症狀呢?專長新陳代謝科周建安醫師表示,若長期處於高壓,或藥物使用不當,身體就會產生保護機制,讓代… 詳全文 >
我們經常聽到的三高慢性病,分別是高血糖導致的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其中造成高血壓慢性病發生的危險警訊就是吃的喝的都要重口味。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尤偉銘營養師提醒,遠離高血壓飲… 詳全文 >
亞東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鍾承軒主任表示,研究數據顯示,「胃鏡袖狀縮胃成形術」可降低約15-20%的總體重,並改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現象,外科局部胃切除減重術的效果相當,且可… 詳全文 >
為什麼有些優格像布丁一樣,挖下去會有明顯的切面?有些優格卻像奶昔一樣,稠稠的具有流動性?有些甚至像冰淇淋一樣,質地相當濃厚綿密?張馨云營養師表示,其實依優格的製作方式,可分成凝固型優格、攪拌… 詳全文 >
依據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指出,19歲以上民眾超過5成有腰圍過大的情形;再者,即使身體質量指數(BMI)屬於正常,仍有近2成腰圍過大,顯示民眾比較會注意體重控制,但容易輕忽腰圍… 詳全文 >
脂肪胰與代謝症候群有高度相關性,一旦有脂肪胰未來產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隨之上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醫師表示,脂肪胰形成的原因與脂肪肝相似,想避免脂肪胰生成…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