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他們的教導,經濟基礎,即人生活於其中的技術形式,決定了「理想的、合乎邏輯的上層建築」,即個體的思想和行為。這和我們提出的「人類社會生活邏輯」和「絕對真理」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只是歷史經驗和個體心理學告訴我們,經濟壓力往往會使個人變得目光短淺,從而草率地作出錯誤的反應。
人在努力擺脫經濟壓力的時候,可能會不可避免地陷入錯誤反應的陷阱。在努力靠近絕對真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越過無數這樣的錯誤。
每個人確立的目標,絕大部分都受到社會的影響。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所以我們從小就在社會的束縛中尋找著一條既能保證自身安全,又能與外在環境相適應的道路。也許在嬰兒期,我們就已經知道在現實中做到哪一步,才算獲得了真正的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安全,不是脫離險境的安全,而是一種舒暢優越的生存環境,一種普遍意義上的安全係數,就像機器在某個安全係數內才能以良好的狀態運轉那樣。但是,對我們來說,平安長大這種層次的安全是不夠的,因為我們心裡還有控制別人、超越別人的欲望。
別以為只有大人才有這種欲望,小孩子也有。淩駕於所有競爭者之上,這是人從小到大一以貫之的欲望。在兒童時期,優越感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早就已制定的兩個目標:獲得安全感、證明自己有強大的適應能力。所以,孩子會想方設法獲得優越感,目標越明確,心底的不安就越重。而在人逐漸長大的過程中,這種情緒還會越來越強。
遇到必須即刻作出反應的緊急情況,因為害怕應對失當從而受到責難,於是尋找藉口以逃避責任,這種行為其實反倒暴露出了人心裡對優越感的渴望。以逃避的態度面對緊急情況的人,如果有充足的思考時間,也可能會選擇迎難而上。
人心裡的目標雖然一致,行動卻可能截然相反,因為人心的反應不是恒定不變的,這點尤其需要注意。換句話說,心靈的反應未必是最終答案,因為它有很強的片面性和暫時性。孩子是這樣,成人也是這樣。所以我們在評價自己的心靈時,目光一定要放長遠一些。同樣的事情,悲觀的心態和樂觀的心態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個人如果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就會覺得世界一片灰暗,性格變得懦弱、內向和多疑。
本文出自高寶書版《走出孤獨:阿德勒的勇氣指引,教你覺察尋不到的安慰、戒不掉的依賴、停不住的寂寞、擺不脫的焦慮、定不了的未來,活出自我價值》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