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前期綜合症是指婦女在每次月經來前,出現一系列異常徵象,包括明顯的生理、心理及行為方面的改變,例如焦慮不安、憂鬱、暴躁、體重增加、水腫、長痘痘、皮膚乾燥、便祕、肩膀痠痛等症狀。 詳全文 >
-
【查症狀】憂鬱 詳全文 >
-
【查症狀】淺眠 詳全文 >
-
【查症狀】生長激素分泌過少 詳全文 >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影響呼吸的慢性疾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挑戰。適度運動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身心健康,並提升其生活質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李明安表示,根據… 詳全文 >
-
根據2024年10月刊登於《神經學》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中年人未能好好管控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等風險因素,以及欠缺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運動、飲食和睡眠等,未來罹患中風、失智或憂鬱的風險較高。… 詳全文 >
-
衛福部推估今(113)年全台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將達到35萬人 ,平均台灣每30分鐘即增加一個「失智長照家庭」 。而全台平均每5位失智長者就有1位由外籍看護照顧,一般人關注的是失智症患者及… 詳全文 >
-
對於消化功能尚未完全發育的新生兒而言,母乳可說是最適當的營養來源,也可以提供寶寶豐富的免疫物質,而對媽媽來說,親餵母乳除了增進親子交流,每天消耗大量熱量也有助恢復身材。國外最新研究則發現,產… 詳全文 >
-
過去以為失智是老年人的專利,但其實65歲以下的民眾仍有3%的風險罹患失智症,事實上,45%失智症風險是可以控制的!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老人精神科主任林承儒表示,若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前期的… 詳全文 >
-
巴黎奧運已經落幕,但是女性議題及對運動員的刻板印象卻引發風波,像這樣的事件其實不斷在發生;還有一種細微到幾乎難以察覺的「日常歧視」也經常被忽視。根據一項「2024日常歧視大調查」發現,有65… 詳全文 >
-
常聽人說:「壓力會讓人肥胖」,尤其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就擔心「壓力肥」找上門!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別小看壓力對健康的危害,長時間處於高壓環境下,又未適度抒壓,不但容易使情緒變得煩躁、憂鬱,更會影… 詳全文 >
-
父親節快到了,不妨來關心爸爸的心理健康。大家對媽媽產後憂鬱多有瞭解,但其實爸爸的身分也會帶來壓力,他們憂鬱和焦慮症狀的風險在孩子出生前後開始增加,趁著父親節一起關心爸爸們的心理健康,適時給予… 詳全文 >
-
不是只有男生才會有性高潮,女性也可以享受性高潮的歡愉!但是,對於許多女性來說,追求「性高潮」卻是不能說的秘密。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陳思銘醫師指出,國內約有1/3的女性,在性愛過程中患有「高潮障… 詳全文 >
-
適合全年齡還能訓練四肢與手眼協調的新興運動「匹克球」,是很適合高齡者的揮拍運動,匹克球運動是以木製球拍擊球,結合了網球、羽球和桌球三種球類運動,長期訓練能提高反應力、增進肌力並增強平衡能力。… 詳全文 >
-
一氧化碳中毒後,小心可能併發遲發性神經病變!童綜合醫院高壓氧中心吳繼瑩主任指出,遲發性神經病變是一氧化碳中毒後所產生的一種少見的後遺症,通常發生在一氧化碳急性中毒康復後的第二至四十天內發生。…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