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常用3大豆制品】
苏南维教授特别分享生活中常见的大豆制品。
商品级大豆:
a.透过萃取提炼大豆油:可制成色拉油(将全豆粒清洗干燥、运用破碎机褪壳、压成薄片、用己烷溶剂萃取)、人工奶油。
b.透过脱油制成脱脂豆片:可制成大豆粉、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组织蛋白(素肉)。
传统豆制品:
a.大豆原型产品:毛豆、豆芽菜。
b.不发酵的大豆制品:豆浆、豆腐、豆花、豆皮。
c.发酵大豆制品:酱油、荫油、味噌、纳豆。
大豆副产物:黄豆制油、提炼油中所产生的副产物
a.卵磷脂。
b.异黄酮:平均黄豆含有0.3-0.5%异黄酮,但其异黄酮分子大、不溶于水,几乎不会被身体吸收。
其他大豆制品还有:
大豆蛋白商品:运用脱脂大豆粉,在依照不同含量的大豆蛋白及不同程度的纯化,制成各式的大豆蛋白商品。
a.蛋白质含量50~65%:脱脂喷雾干燥的大豆粉,可应用于烘焙食品或添加在绞肉等当中。
b.蛋白质含量65~90%:去除水溶性和醇溶性的大豆蛋白。
c.蛋白质含量90%以上:去除胰蛋白酶抑制剂,纯度最高的大豆蛋白。
d.其他应用:用挤压的方式,重新组织大豆蛋白结构,如素肉等。
“大豆蛋白性质可依照不同的功能特性、运用在不同食品上。不论是饮料、肉品、烘焙食品,皆可看到大豆蛋白的踪迹。”苏南维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