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对于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求,比较重要的有下列几种:
1. 叶酸:
在初期怀孕期间,叶酸的摄取必须增加,如果孕妇摄取不够,除了会容易造成胎儿产生神经管缺陷、生长迟滞外,妈妈本身也容易罹患贫血、胎盘早期剥离、子癫前症、流产、早产、生产困难等。食物中如三文鱼、肝脏、小麦胚芽、蚕豆、扁豆、新鲜深绿色叶菜类含量较多,但随着储存及烹调时间的延长,叶酸会渐渐流失。因此通常建议额外补充叶酸锭,每日摄取剂量为0.4毫克,如果曾怀神经管缺陷胎儿之孕妇每天则增加为4毫克。
2. 铁质:
经过研究证实,孕妇无法单纯从饮食中获取足够的铁质。血液是运送养分给胎儿的主要管道,因此血液的需求量大增,而铁质又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因此孕妇必须加强铁质的吸收。如果孕妇缺乏铁质,容易影响红血球的制造,使氧的供应发生不足,而除了会使孕妇容易疲倦、虚弱、晕眩、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外,也容易造成早产及新生儿体重不足。
最佳的铁质来源是动物的肝脏,但现代人讲求健康,大多不愿意摄取动物内脏等食物;其他食物来源包括豆类、深绿色蔬菜、谷类、核果、葡萄等深红色水果也含有丰富的铁质。由于怀孕初期易有孕吐现象,且怀孕前四个月体内对铁质需求不大,因此可以在孕吐阶段过后,再开始增加摄取量。一天建议摄取量为30毫克。
3. 钙质:
钙是建立骨质的重要原料,不仅胎儿的骨骼、牙齿成长均有赖钙质的提供,孕妇本身也需要足够的钙质以预防将来骨质疏松的发生。许多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如牛奶、起司、小鱼干、三文鱼、沙丁鱼、豆腐等;除了饮食外,亦可额外每日补充剂量为1200毫克之钙片,平时应多运动、多晒太阳。
4. 维生素A:
维生素A的功用主要是使眼睛适应光线之变化,维持在黑暗光线下的正常视力保护表皮、黏膜,使细菌不易侵害以及促进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但在怀孕中维生素A的需要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怀孕期间并不一定需要另外摄取。食物中像深绿及深黄色的蔬果,如胡萝卜、蕃茄、木瓜、芒果或是鱼肝油,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研究显示,每天摄取超过10,000单位,畸形儿比例增加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