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12/29 上午 10:33:27

五十肩不是50岁族群的专利 5种治疗方式让你肩膀不卡卡

(關鍵字: 五十肩 , 痠痛 , 肩膀痠痛 , 僵硬

常听五十肩病人叙述,无法举手梳头、手往后扣内衣很痛、睡觉时肩膀特别痛,甚至有病人一动就痛,甚至想“砍掉手”,可见五十肩的疼痛带来多大的困扰。当一群50岁上下的人谈到肩痛时,都有说不完的疼痛经;然而五十肩并不是50岁族群的专利,年轻人也会得到五十肩,而肩痛也不一定都是五十肩。

台湾卫福部桃园医院复健科主治医生李芷涵表示,五十肩多发生于50~60岁,女性发生率稍高于男性。五十肩又称冰冻肩,医学名称为“沾黏性肩关节囊炎”,是关节囊滑液膜发炎、纤维化,导致发生沾黏,造成整个关节囊又厚又紧,因而产生疼痛及活动角度受限。

五十肩的发生可分为原发性与次发性。原发性即原因不明,只能说是体质问题,大多数的病人是次发性,例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免疫疾病的患者;中风之后手无法动作的患者;肩关节旋转肌肌腱受伤,因疼痛而不敢活动的患者;以及肩膀长期不活动,如骨折需固定的患者。

及早治疗,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

李芷涵表示,五十肩的病程大约2~3年,之后可能自愈,疼痛会减轻或消失,沾黏组织会“去沾黏”使活动角度恢复。但约有40%的患者无法完全去沾黏,会残留后遗症,肩膀的活动角度无法回复到完全正常,手的动作会受到限制,影响部分日常生活。不过,若是能够及早治疗,肩膀活动角度的恢复,会改善很多。

如果有病人希望侥幸成为那没有残留后遗症的60%而不接受治疗,那么可能得经历2~3年漫长且难以忍受的病程。因此,李芷涵建议,须妥善治疗,不但可缩短病程,也比较不会残留后遗症。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