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17/4/18 下午 02:27:54

蜂蜜,婴儿的隐形杀手!罪魁祸首是藏在其中的...

(關鍵字: 肉毒桿菌 , 中毒 , 嬰兒 , 蜂蜜 , 林世航

2002年一篇芬兰研究中就以改良的方式,探讨蜂蜜中肉毒杆菌的带菌问题,而可以藉由这一篇研究,来了解蜂蜜的肉毒杆菌带菌率有多么高!
2002年一篇芬蘭研究中就以改良的方式,探討蜂蜜中肉毒桿菌的帶菌問題,而可以藉由這一篇研究,來了解蜂蜜的肉毒桿菌帶菌率有多麽高!

1976年发表于《刺络针》的学者Arnon,于1977年又发表一篇研究探讨了蜂蜜与婴儿肉毒杆菌之风险,结果发现在加州地区,住院婴儿中有29.2%,在发生便秘症状前曾被喂食蜂蜜,而在全世界这样的比例竟可以达到34.7%,这就能指出蜂蜜确实是婴儿肉毒杆菌中毒的高度危险因子。这么多婴儿被喂食蜂蜜的原因,可归咎于早年的配方来源问题,因为配方乳或者是母乳取代食品的碳水化合物种类贫乏,所以在1980年代之前常以蔗糖、蜂蜜或玉米糖浆作为婴儿配方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因此在早年婴儿暴露在蜂蜜肉毒杆菌的高度威胁下,但在1976年这六起正式诊断的案例,还有正式将蜂蜜列为可疑来源之前,这些中毒案例的原因可能是都被列入未知!

蜂蜜与肉毒杆菌的密切关系

蜂蜜,是蜜蜂到处采集而来的,所以很容易在自然界沾染到肉毒杆菌而带回巢中污染蜂蜜,再加上蜂蜜内部缺乏氧气、又不会经过热杀菌的特性,让蜂蜜的肉毒杆菌带菌率不低。然而,在90年代之前的抽验结果却发现蜂蜜的肉毒杆菌带菌问题并不严重。在1980至1994年间,至少有六篇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在这些研究中总共抽验了700样次的蜂蜜样本,竟然都没有验出肉毒杆菌的芽孢,这一点是让人十分讶异,也不符合常理。

检测方式,就是这个不合理数据的盲点所在!

检测肉毒杆菌污染的问题,主要是以聚合酶链锁反应(PCR)方式进行,但是蜂蜜高含量的糖会阻碍PCR的分析,再加上不适合的培养、浓缩方式等等,这也让90年代之前的研究数据往往低估了蜂蜜肉毒杆菌带菌率的风险,这也许就是1976年的研究无法从中毒婴儿家中的蜂蜜测出肉毒杆菌的原因之一。

而2002年一篇芬兰研究中就以改良的方式,探讨蜂蜜中肉毒杆菌的带菌问题,而可以藉由这一篇研究,来了解蜂蜜的肉毒杆菌带菌率有多么高!这篇研究中因为方法的改良,让检测极限达到了平均每克蜂蜜样本中有0.1个芽孢,也就代表10克的样品中,只要有1个芽孢就可以被测出。在这个标准之下,学者抽验了114个芬兰的蜂蜜样品,结果有7%的检出率,而在76个进口蜂蜜中,检出率更达到了16%,这样代表其实蜂蜜中的肉毒杆菌带菌率非常高。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