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12/2 上午 01:05:58

大食怪上身酿肥胖?当心食物上瘾作祟

(關鍵字: 多巴胺 , 過重 , 疲憊 , 隱性飢餓 , 食物上癮 , 惡性飢餓

多数研究者认为,美国有10%到15%的人有食物上瘾的问题。但我认为,有食物上瘾的人口比率高达60%到80%,无论是嗜吃加工食品、低营养食品或以动物性产品为主的高蛋白饮食都算。体重过重者往往抵挡不了甜食、油炸食品、薯片与肥美肉品的诱惑,就像瘾君子无法克制不抽菸,毒虫不能不吸食古柯硷一样。

如果你体重过重,8成有食物上瘾的问题。你吃东西,是因为身体觉得需要食物了,而不是你的身体真正有补充热量的生理需求。

上瘾是身体与心理依赖某种物质或行为。一开始,这物质或行为能满足一个人;但后来需求会提高,才能免除不舒服或痛苦,于是变成强迫行为。食物上瘾很复杂,牵涉到消化器官受刺激,导致胆汁、酵素、荷尔蒙分泌,以及从肝脏、肾脏与血流排除废物等过程。食物上瘾也与大脑中的多巴胺有密切的关系。

多巴胺是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其中一项功能是调节愉悦的启动与感受。无论是哪一种瘾,大脑的反应都一样。诸如糖与油脂的高热量,会让食物上瘾者的多巴胺浓度飙高,而且程度和滥用非法药物的人相去无几。

麻州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究者近年发现,含有大量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餐点,对大脑产生的影响就和药物上瘾一样。每个受试者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大脑中和上瘾有关的区域)会出现激烈的活动。

大脑各区是相互串联的,会将特定的大脑模式和释放令人感觉美好的多巴胺连系起来,以确保我们会重复让自己觉得快乐的行为。大脑会把某个令我们愉悦的动作,记录成一个有益的模式,而这模式是需要记住并自动重复的。所以瘾君子点香菸、食物上瘾者打开一包薯片时,都是毫不犹豫、完全不顾长期风险的行为。

吸烟者会变得对尼古丁有耐受度,暴食者也会对糖、盐与脂肪的耐受度提高,而吃高热量食物所获得的愉悦感受也会降低。《自然神经科学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一篇近期研究显示,药物上瘾与强迫饮食,会让脑部的报偿回路失去敏感。

这表示,为了感觉到药物或饮食带来的愉悦,摄取量必须愈来愈高。在大脑中,饮食行为是受到愉悦与报偿信号的驱动,而大脑现在需要更多刺激(很甜与味道重的高热量食物),或是大量进食,才能维持信号强度。如果强度不足,就会引起身体与情绪不适。

体重过重的人大都知道这样不健康,亲友与医生必定曾建议他们要减重,但他们就是减不成。他们一次又一次设法节食,却无法遵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们就是吃不停?

答案就是:恶性饥饿。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