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腦部疾病,屬於老人失智症範疇,會造成腦部神經細胞功能的逐漸喪失,因為大腦掌管人的活動,所以當大腦功能逐漸退化,會造成心智功能逐漸喪失,最後影響日常生活能力, 詳全文 >
-
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罹患失智症的盛行率約4.4%,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近年來興起一股「地中海飲食」的飲食保健風潮。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許純嘉提醒,地中海飲食模式中的黃金成… 詳全文 >
-
阿茲海默症又稱老人失智症,是許多老年人可能會面臨的一大問題,而阿茲海默正與大腦的神經纖維糾結有關,因此腦力鍛鍊、按壓穴位刺激腦部等,都是目前針對預防認知能力退化可能有效的方法。能確保腦部思緒… 詳全文 >
-
失智患者的家屬常因患者不自主的突發狀況,干擾到照顧者的生活,甚至影響情緒。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甄瑞興建議,照顧者應對失智症有正確認知,在面對狀況時,掌握處理秘訣,再以同理心關… 詳全文 >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罹患失智症的長者卻常因病況無意間造成家庭關係的惡化。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甄瑞興指出,身為照顧者的家屬,首要便是認識失智症成因,謹記10個原則守護失智長者… 詳全文 >
-
家中如果有老人喜歡吃精緻食物,包括香甜的麵包、糕點,或是軟綿綿的粥和麵條,要注意不能過量,因為根據美國梅奧診所一項調查指出,老年人如果吃大量的主食點心和糖等碳水化合物,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可能… 詳全文 >
-
基因可以預測人的死亡時刻?美國哈佛醫學院附屬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DMC)的塞波(Clifford Saper)在研究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時意外發現,基因變異會影響人體生理時鐘,甚… 詳全文 >
-
阿茲海默症占失智症比例2/3,發生率約1/200,但隨著全球老化人口增加,比例也愈來愈高。美加研究團隊最新研究中發現,早在20多歲時,就已能偵測到神經退化的現象,為阿茲海默症醫學研究帶來新的… 詳全文 >
-
歐美研究指出,親友其實可以透過觀察老年人走路的姿勢與腳步(gait),作為判斷阿茲海默症發病的前兆,讓患者及早接受治療。 詳全文 >
-
面對這樣的「購物狂」(shopaholic),除了可以採取心理治療,美國精神疾病專家近期發現,一款治療抗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似乎可以有效抑制這些人揮霍無度的壞習慣,且沒有發現明顯的副作用,無疑是… 詳全文 >
-
近半年來,83歲的曾老先生的記憶力減退,經常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總是分不清楚時空和環境,無法正確辨認人物,到陌生的環境也會顯得不安,有時候還會變得多疑與猜忌,直到去年12月底由太太帶… 詳全文 >
-
果蠅是否為「處女」,機器一驗就知道!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頒發第八屆國家創新獎,在一百五十多項參賽技術中,清大動力機械系與生物科技所聯手研發的「處女果蠅收集器」,雀屏中選,在學生組獎項中脫穎… 詳全文 >
-
9月21日是「世界失智症宣傳日」,也有人將其簡稱為「世界失智症日」,是國際老年癡呆協會(國際失智症協會)1994年在英國愛丁堡第10次會議上所確定。全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要舉辦這個宣傳日活…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