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習慣上班打電腦、下班看電視、假日打電玩的生活形態,久坐不動容易腰痠背痛,增加肥胖和新陳代謝症候群的風險,甚至進而提高中風的機率。對此,聖馬爾定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吳佩豫提供8個輕運動的… 詳全文 >
-
腦中風是造成國人殘障的主因之一,許多中風病友因單側肢體無力、行動不便,無法好好進行復健,甚至因挫折而放棄復健治療,徒讓病症惡化!衛福部豐原醫院中醫師林煥欽建議,病友可以練練「十巧手」,坐著也… 詳全文 >
-
隨著醫療藥物的進步和急性腦中風後期照護的品質提升,可望降低腦中風死亡率,但仍有不少患者因肢體活動「卡卡」而感到沮喪,此時不妨來「擂茶」吧!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陳若蓁表示,擂茶的材料不僅有助保健… 詳全文 >
-
自去104年推出健康類APP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分析資料庫卻發現,9成使用者出現「三分鐘熱度」的情況,僅上傳1、2筆血壓和腰圍資料就不再持續,顯示多數人對自我健康監控的惰性很高,呼籲民眾落… 詳全文 >
-
1名56歲陳姓婦人,在腦中風第2天出現無法控制自己左手的情況,如果右手拿東西,左手就會不受控制地將東西搶去,嚇得詢問:「我到底怎麼了?」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鄭智文透過檢查發現,患者罹患罕… 詳全文 >
-
1名28歲陳姓男子,5年來發生3次腦中風,最近2次僅相隔2個月,經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罕見神經退化疾病照護中心主任蔡宗璋瞭解疾病史和一連串檢查後,終於發現是一種罕見的粒線體疾病,關鍵在於粒線體… 詳全文 >
-
健康沒有假期!現代人吃得好但睡不飽,工作多但動得少,讓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成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陳宜男提醒民眾,盡量保持規律的生活,且多注意4個關鍵時間點,有… 詳全文 >
-
預防腦中風,睡覺前所喝的1杯水竟然也成為關鍵!睡覺時人體內部分水分蒸發,血液循環變慢,容易在清晨起床時,血流急速變化,引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趙函穎營養師表示,預防保健之道就在於睡覺前半小時的… 詳全文 >
-
搶救急性腦中風,現在已經有新的治療方法,即「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療法」,有助提升患者治療成效,獲得最佳的治癒機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急重症神經外科王以舟醫師表示,美國與歐洲的醫界更新中風治療準則…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患者容易引起腦中風的風險,根據北榮團隊研究發現,台灣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似乎比西方人來得高。台灣心房顫動病患,只要帶有一個中風的危險因子,每年腦中風的風險為2.55%至2.75%,… 詳全文 >
-
別小看鈣質的重要性!鈣質除了能形成健康的骨骼與牙齒,同時也扮演維持人體生理機能,包括心臟跳動、肌肉收縮、神經運動、調控血壓等重要角色。一旦血鈣失去平衡,恐導致高血壓、動脈硬化、骨鬆等各式疾病… 詳全文 >
-
成大醫院心血管外科專任主治醫師蔡孟達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複雜且致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在台灣好發於60至70歲的年長族群,不僅發生率低,大概10萬個人才有1人,男女比是2比1,且65%… 詳全文 >
-
腦中風總是來得讓人措手不及。除了有生命危險外,更可怕的是它會造成後遺症,一旦需要用到看護就會造成家人重大的經濟負擔,以往的生活方式也將完全改變。 詳全文 >
-
亞東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蔡光超指出,天氣漸漸轉涼,即將進入中風的高峰季節,民眾要注意保暖,以防止天氣變冷造成身體的不適,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更注意心血管的變化,時時提高警覺,以防中風的發生。 詳全文 >
-
血脂異常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不少年輕人也開始出現血脂異常。對此,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錢菊英教授表示,血脂升高主要會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必須加以治療。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