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的尿道比较短,但是更年期之后荷尔蒙缺乏,妇女尿道可能变得狭窄,就像男性的摄护腺肥大一样造成膀胱出口阻塞。排尿困难加上余尿过多,自然容易感染。 详全文 >
-
慢性疲劳是现代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管怎么睡还是好疲倦,而且无精打采,身体变得软绵绵。不可忽视慢性疲劳,应找出正确原因,放任不管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尽管是慢性疲劳,依据身体某个器官功能产… 详全文 >
-
糖尿病是让血糖值下降的胰岛素作用不足,血糖值长期不易下降的状态。血糖值在进食后会上升,此时胰岛素会进行作用,让血糖值回到原本的浓度。但是,若胰岛素作用不足,血糖值就不容易下降,长期持续这个状… 详全文 >
-
许多人常喜欢在周末睡到自然醒,认为这样就可以加减补眠、补回健康。但国家卫生研究院群体健康科学研究所林煜轩医师提醒,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相对睡眠不足,不规律的睡眠作息,也就是平常睡眠不足而选择周… 详全文 >
-
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107年糖尿病排名台湾十大死因第五位,9,374人因糖尿病而失去宝贵的性命。糖尿病最令人担心的是引起并发症,除了眼睛、心血管等疾病以外,安南医院新陈代谢科沈振荣主任表示,… 详全文 >
-
有糖嗳「足」意!双和医院整形外科暨烧烫伤伤口整合照护中心于11月16日上午10:00-12:00(9:30开放入场),在犇亚会议中心2楼201厅(台北市松山区复兴北路99号)举办卫教讲座,由… 详全文 >
-
柳营奇美医院内分泌暨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陈柏苍医师说,「体重过重、家族遗传,确实会增加未来罹患糖尿病的机会。除了遗传基因外,也跟饮食习惯、生活型态雷同有关联性。当血糖控制不良时,会影响到免疫力… 详全文 >
-
糖尿病堪称「台湾新国病」,107年糖尿病排名台湾十大死因第五位,9,374人因糖尿病而失去宝贵的性命。依据文献显示,透过建立健康的家庭生活习惯,可以稳定有效控制血糖,预防超过50%的第二型糖… 详全文 >
-
「肥胖,是发炎之火」!导致肥胖的凶手之一正是时下颇受欢迎的糖饮,许多人甚至天天喝,都已经有「糖瘾」了。振兴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主任李信兴表示,糖饮喝多不但会加速、加重慢性疾病,包括第二型糖尿病… 详全文 >
-
血糖控制不佳,不仅容易引起水肿、蛋白尿、血压上升等症状,而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大都是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书田诊所家医科主任医师何一成表示,尤其,血糖代谢长期异常,会使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与血管功能… 详全文 >
-
糖尿病患者必需注意征兆,一旦出现多喝、多尿、多吃,以及有突然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等常见症状时,就要提高警觉。中医师赖睿昕表示,中医认为糖尿病发生与身体脾胃气虚,导致动能不足,使血糖变高,有很大… 详全文 >
-
炎热夏日,冰凉的手摇饮或一碗透心凉的冰品可能是多数人消暑降温的选择。但是,手摇饮和冰品的含糖量高,摄取过多会增加肥胖与糖尿病的机率。依据2015-2018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发现,… 详全文 >
-
许多家长常会用甜甜的饼干、布丁来安抚小孩,却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孩子爱吃甜食的习惯。专家提醒,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小点心,正是造成孩子时常生病、过敏、动不动就生气暴走的主要原因! 详全文 >
-
老年人可说是最常被建议限醣饮食的族群,偏偏老人家很容易因此不悦。这种时候,得先积极地要求他们阅读相关书籍、聆听医师或成功病例的演讲等,透过不断累积知识和实际体验,来激发出本人的限醣意愿。 详全文 >
-
近年最夯的饮食型态莫过于生酮饮食,许多肥胖及糖尿病人实行生酮饮食来控制体重及血糖。其实生酮饮食最早被应用在儿童癫痫治疗上,临床发现减少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能减少孩童癫痫的发作频率,甚至不需服… 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