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109年衛福部資料全國十大死亡原因第二名為心臟病,因心臟病致死者多為冠心症,也就是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表現在臨床上,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及其後續衍生出來的缺氧性心肌病變與心臟衰竭。臺中榮總醫… 詳全文 >
-
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對於新血管疾病更不可馬虎!據統計,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因心臟相關疾病的總死亡人數高居第二位,大部分人對心臟疾病和心臟衰竭認知不足,誤以為「累喘腫」只是正… 詳全文 >
-
心臟衰竭症是一種持續進行的疾病,心臟衰竭的5年存活率約5成。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電生理學科主任柯文欽表示,「雙心室再同步節律器」植入,有1/3病人的左心室收縮指數,維持一段時間後還會持… 詳全文 >
-
咖啡是許多人每天必備飲品之一,喝咖啡可以幫助提神,甚至有研究指出能幫助棕色脂肪燃燒,有助減重;不過另一方面,也令人擔心喝咖啡會造成心悸,可能影響心血管功能;究竟咖啡是護心還是傷心?最近有一項… 詳全文 >
-
「心臟無力」是真的!有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三高)、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小心容易併發心臟衰竭!此外,若曾有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疾病病史者,也都是高危險群。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崇… 詳全文 >
-
過去研究指出,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可能會產生嚴重副作用,也因此臨床醫師在開立口服類固醇多會謹慎以對,非必要時盡量避免讓患者長期使用。但令人好奇的是,那麼如果類固醇只吃短期呢?國衛院研究發現,短… 詳全文 >
-
35歲越南移工阿新,前段時間出現容易疲累、睡覺到半夜會因胸悶喘不過氣的情形而驚醒,誤以為宿舍鬧鬼不乾淨、被「鬼壓床」,還到大甲鎮瀾宮參拜。無奈症狀遲無改善,直到咳痰有血,趕忙到大甲光田醫院就… 詳全文 >
-
「天地之間,翩然起舞,美麗說再見」是我們見到劉真老師的最後時刻,老師因為患有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症而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過程並不如預期順利,最後在體外維生系統「俗稱葉克膜」的裝置下等待換心… 詳全文 >
-
最近除了防疫外,相信另一件很多人都知道的就是藝人劉真的離世。大家在報導中可能看到是因為術後的心臟衰竭引起。事件後有不少民眾來門診詢問:醫師,我很容易上氣不接下氣,這是不是心臟沒力?心臟沒力是…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對於罹患糖尿病患者來說,尤其要提高警覺!因為根據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一旦罹患新冠肺炎,死亡率為一般患者的8.11倍。糖尿病患容易引發共病,其中以心臟衰竭與腎臟疾病… 詳全文 >
-
癌症治療擔心藥物引起立即性副作用,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表示,尤其容易被忽略的是,腫瘤治療也可能產生心臟毒性,不管是心臟衰竭、高血壓、心律不整、血栓或是冠狀動脈疾病,其衍生的… 詳全文 >
-
網路謠言不要隨便相信!外傳案34衍生出國內首起院內感染的北部50多歲退休婦人,因為心臟衰竭目前病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8日澄清指出,該名婦人雖然有心臟衰竭,目前收治… 詳全文 >
-
心臟衰竭不是老人的利,年輕人也可能罹患,例如因流感、腺病毒等感染導致的心肌炎或是毒素(像是酒精、毒品、化療等)曝觸,都有可能造成心臟衰竭。其他危險因子還包含: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腎臟疾病… 詳全文 >
-
春節連續假期將至,心血管病人出國旅遊,急救用藥一定要隨身帶!50歲A男最近前往大陸出差,沒想到在機上突發胸口疼痛,還好立刻使用舌下含片後,順利保住一命。返台後也特地前往台中慈濟醫院,感謝心臟… 詳全文 >
-
今年69歲的湯先生有高血壓病史,但無明顯症狀,突然於去年108年11月中旬發現,自己的小便在2週內逐漸變少、活動時也比較容易喘,卻沒有特別在意。沒想到某日午後卻突然覺得呼吸困難,經家人送至在…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