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11/11 下午 06:15:43

根治心律不整新利器!三維導航輔助心導管手術,無輻射、不致癌

(關鍵字: 心導管手術 , 心臟衰竭 , 心房顫動 , 心律不整 , 致癌 , 莊傑貿

心房顫動併有心臟衰竭,或有心律不整,手術治療不再擔心輻射量大可能致癌風險的問題,現在醫療進步,已經有三維導航輔助下完成零輻射心導管手術,能治療心律不整,不再有喘、心悸的症狀,患者可以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

1名46歲閔先生,近幾個月心悸合併輕微活動就覺得很喘,前往急診室就診,心電圖診斷為心房顫動,心臟超音波發現心臟衰竭(左心室射出率僅20%),心臟電腦斷層發現左心耳血栓,多種心律不整及心衰竭藥物加上新型抗凝血劑,藥物治療後雖然左心耳血栓已溶解,心房顫動及心衰竭仍持續,讓他生活品質不佳進而影響工作表現。

三維導航系統輔助心導管手術,心房顫動、心律不整不再發作

患者至台中榮總醫院求助兒童心臟科莊傑貿醫師,在門診得知能施行無輻射心房顫動電燒手術,且無顯影劑使用,由於沒有輻射暴露及顯影劑使用可能造成未來罹癌及腎損傷的風險,閔先生立即接受了導管手術,莊傑貿醫師經食道超音波導引完成心房中膈穿刺,並使用三維導航系統建構其心臟結構手術後,接著將肺靜脈隔離手術完成,術後心房顫動不再發作,心臟衰竭也恢復正常(左心室射出率60%),喘跟心悸的症狀都完全消失,也能恢復以往工作表現。

另有1名6歲男童小亨(化名),晚餐前父母發現他臉色怪怪的,想說早點休息應該會改善,但一直到隔天下午都還是心跳很快,因為超過一天心跳都沒有慢下來,趕緊送至急診室,心電圖診斷為心跳200下的心室上心搏過速,血液檢查發現心衰竭指數上升。給了針劑藥物,心律回復正常,接著一年內在使用口服藥物治療的狀況下,心室上心搏過速復發了三次,有兩次都需要進到急診室使用針劑藥物才能改善。

本來父母很擔心年紀這麼小,接受心導管治療帶來的輻射及手術風險,經過莊傑貿醫師跟家屬解釋無輻射三維導航風險低、無輻射且復發率低,家屬決定使用心導管根治這個令他們提心吊膽的心律不整,莊傑貿醫師使用三維導航系統建構其心臟結構,且定位出病灶位置在左心室及左心房交界偏外側處有一條先天的附屬傳導路徑,再用導管至病灶處給予射頻消融使其失去活性,成功治癒心律不整,整個過程都沒有使用X光導航,完全零輻射。

心房顫動是成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是兒童及青少年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藥物治療能控制部分病患的病情,但無法根治,因此病患往往心理上常有不知何時會又再發作的恐懼,導管治療是根治心室上心搏過速及控制心房顫動的一大利器,達到無心律不整發作的效果遠優於藥物,故成為若藥物控制失敗,或不想承擔藥物副作用的病患的治療選擇。

但傳統X光導航手術患者須暴露大量輻射,心室上心搏過速電燒暴露4.4 mSv (約220張胸部X光片),心房顫動電燒暴露15 mSv (約750張胸部X光片),蘇聯車諾比核災居民暴露量約為30 mSv,輻射暴露就等同增加罹患癌症風險。根據統計每15 mSv (相當於一次心房顫動電燒)的暴露,會在750位50歲男性中產生一位癌症病患,女性則是每500位產生一位,兒童則是每200名造成一位罹癌,使用三維定位系統加上食道或血管內超音波導引,能完成無輻射心律不整導管治療,輕鬆治癒心律不整且不增加癌症風險。

莊傑貿醫師師承國際心房顫動權威陳適安院長及兒童暨先天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專家李必昌主任,個人已完成超過百例無輻射心律不整手術 (含領先全國無輻射心房顫動導管治療26例,及95例無輻射心室上心搏過速導管治療)。

男童小亨(化名)經過台中榮總醫院進行三維導航,再用導管至病灶處給予射頻消融使其失去活性,成功治癒心律不整,整個過程都沒有使用X光導航,完全零輻射。(圖片提供/台中榮總醫院)
男童小亨(化名)經過台中榮總醫院進行三維導航,再用導管至病灶處給予射頻消融使其失去活性,成功治癒心律不整,整個過程都沒有使用X光導航,完全零輻射。(圖片提供/台中榮總醫院)
使用三維定位系統加上食道或血管內超音波導引,能完成無輻射心律不整導管治療,輕鬆治癒心律不整且不增加癌症風險。(圖片提供/台中榮總醫院)
使用三維定位系統加上食道或血管內超音波導引,能完成無輻射心律不整導管治療,輕鬆治癒心律不整且不增加癌症風險。(圖片提供/台中榮總醫院)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