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不僅會導致心悸不適,更大幅增加中風風險,患者通常需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以預防血栓形成。然而,現年60多歲的邱女士,儘管規律服用抗凝血劑,仍在不久前發生第二次中風。輔… 詳全文 >
-
心律不整患者的治療除了傳統的射頻導管電燒(RFCA)和冷凍低溫消融(CBA)術,目前國際間有最新的PFA脈衝場消融術,如今在國內也已經用來治療心律不整患者。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陳威佐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治療心臟保護大腦!臺中榮總醫院內科部林彥璋主任團隊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7%,其中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15%。透過電燒手術治療後,整體失智風險顯著下降26%,… 詳全文 >
-
冷氣團報到,氣溫驟降,小心冷風易導致血管收縮,進而引發血壓升高,增加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徐仁佑醫師指出,研究顯示,低溫與腦出血型中風具有高度相關性。此外,當氣溫低於攝氏20…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為最常見的心房心律不整,容易造成腦中風,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心房顫動也會導致心臟衰竭與相關失智症的風險增加。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威杰表示,新式電燒手術方式「脈衝場消融術」…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依據衛福部及國健署資料,2022年心房顫動的盛行率約為1.5%,2020年台灣約有14萬人被診斷為心房顫動,此數據在逐年增加之中。根據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的中…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的原因千變萬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及心臟慢性疾病等患者是高危險群。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張耀庭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患者常見的症狀為心悸、頭暈、頭痛、疲倦或是胸悶,若未適切治療,… 詳全文 >
-
心臟疾病是十大死因的第二名,僅次於惡性腫瘤。為了讓大眾提高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性,世界心臟組織聯會將每年的9月29日訂為「世界心臟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在今24日舉…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國內盛行率約1.2%,年齡越長發生率越高,目前,心房顫動病人治療有新選擇!臺中榮總心臟內科近期引進世界最先進的「脈衝場導管電燒術」(Pulsed Field Abl…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成人很常見的心律不整,其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在老年族群,發病率高達8%。心房顫動,顧名思義,就是心房出現快速而不規律的電氣活動,導致心臟不規律跳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年紀越大產生機會越高。依流行病學統計,約有1-2%的人患有心房顫動。針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如今已經有心治療新選擇: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症狀能獲得大幅改…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不僅容易造成中風,也可能由於異常的心臟電氣傳導,使左心房不規則顫動,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左心耳內血栓!輔醫心血管醫學部心臟內科團隊,日前順利執行左心耳封堵術,病人也在醫護團隊的悉… 詳全文 >
-
隨著天氣忽冷忽熱,人體生理調節能力受到挑戰,心房顫動患者更應提高警惕。心房顫動屬於心律不整的一種,根據統計,60歲以上的國人中約有4%患有心房顫動。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劉力瑋醫師指出,心房顫… 詳全文 >
-
單一肢體突然冰冷疼痛,小心是隱形殺手「急性血栓症」所造成!尤其需要注意,急性血栓症的症狀變化非常大,如果血栓發生在腦部,就是腦中風;如果在心臟冠狀動脈,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如果在腸子動脈,會造… 詳全文 >
-
0403全台大地震,臺大醫院導管室有兩台X光主機毀損,當天預定電燒手術的心房顫動病患皆無法施行,只能先出院回家,擇日再入院。然有位病患近期因心律不整,屢屢造訪急診,若取消手術可能導致病情控制…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