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房顫動併有心臟衰竭,或有心律不整,手術治療不再擔心輻射量大可能致癌風險的問題。台中榮總醫院求助兒童心臟科莊傑貿醫師,現在已經有三維導航輔助下完成零輻射心導管手術,能治療心律不整,不再有喘、… 詳全文 >
-
疫情下,許多急症患者的治療,仍然爭分奪秒不能延誤!1名87歲病患突發左側肢體無力癱瘓,經緊急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病患本身有心房顫動的問題,透過檢查確診為腦部大血管阻塞性中風,當… 詳全文 >
-
罹患心房顫動因會喪失有效的心房收縮、心輸出量減少、降低心功能,而心房容易形成血栓,甚至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的栓塞,例如中風。1名64歲的周先生因心房顫動左心耳血栓險中風,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詳全文 >
-
上一篇有提到心悸可分成非心臟因素與因心臟疾病所造成的兩個面向,哪些心臟疾病會引發心悸?包括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異常、冠狀動脈阻塞、心房顫動等,彭溫雅中醫師表示,若出現不規則或長時間的心悸,就要… 詳全文 >
-
寒流報到,天氣氣溫一變化,有三高或心房顫動人,小心出現心臟不適,反覆喘悶等症狀,有可能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造成的不適。臺中榮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李文領主任表示,針對主動脈瓣膜狹窄, 詳全文 >
-
1名75歲患有心房顫動和腦中風的病患,為了防止腦中風,透過心導管手術,裝上「左心耳封堵器」來降低血塊。但是該名病患置放「左心耳封堵器」後,因自以為狀況已改善,自行將藥物減量,沒有按照醫師指示…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中風的隱形殺手!在台灣,1年約有8萬例的腦中風個案。這些腦中風患者中,大約每4至6人就有1人合併有心房顫動。每年有1萬3千位腦中風病例合併有心房顫動。合併心房顫動的腦中風比較嚴重,… 詳全文 >
-
58歲顏先生,多年前曾做過心臟手術,這幾年來也持續在醫學中心追蹤、定期回診,近日卻發作頻繁,三不五時的胸痛、頭暈,令他極為困擾,即使醫師將藥物劑量提高,改善依然有限。顏先生在求助無門下,輾轉…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在台灣的盛行率大約為百分之一,亦即全台灣約有23萬名心房顫動的病患。根據國內擁有20年經驗擅長以電燒術治療心房顫動的台北榮總副院長、心臟內科陳適安教授,發現…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一種容易導致腦中風的心律不整疾病。台北榮總心臟內科趙子凡醫師表示,氣溫驟降,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要特別注意,若出現心悸、胸悶痛、頭暈無力、呼吸急促等4大警訊, 詳全文 >
-
所謂的「心律不整」是多種病因的集合名詞,包括:心跳不規則、心跳過快 (每分鐘大於100下)、心跳過慢 (每分鐘小於60下)。心臟可分為上半部 (心房) 及下半部 (心室),正常工作時,心律由… 詳全文 >
-
心跳忽快忽慢,或有心悸、暈眩、胸痛,小心是心房顫動。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原因,目前盛行率已超過全台灣人口百分之一(約23萬人)。根據台北榮總醫院萬人心房顫動篩檢結果發現,其中有5… 詳全文 >
-
心跳時快時慢要小心,有可能是心房顫動。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陳儒逸醫師指出,台南有1名患有高血壓病史的51歲男性,常因喝酒引發心悸及胸悶,經心電圖檢查證實為陣發性心房顫動。雖經適當藥物治療仍會…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原因,目前盛行率已超過全台灣人口1%(估約23萬人)。如果不及時治療糾正房顫動,血液在心房內淤滯,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脫落流到大腦就易造成腦梗塞,即腦中風。林… 詳全文 >
-
心房顫動是臨床很常見的心律不整,因為心房快速且不規律的跳動,其中的血液很容易形成血栓,若順著動脈流到腦部塞住就會變成缺血性腦中風。相對於正常人,心房顫動患者腦中風的風險是五倍,且恢復會更慢、…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