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翩然起舞,美丽说再见”是我们见到刘真老师的最后时刻,老师因为患有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症而接受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过程并不如预期顺利,最后在体外维生系统“俗称叶克膜”的装置下等待换心,老师的离开不仅使得家人、朋友们沉浸在悲伤的气息中,也让社会大众想要打开潘朵拉的盒子,了解何谓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症。
什么人会有主动脉瓣膜狭窄症的问题?
常见的主动脉瓣膜疾病可分为主动脉瓣膜狭窄症以及主动脉瓣膜逆流症,相较之下,主动脉瓣膜狭窄症更像是一枚致命的不定时炸弹,因为有些病人可能已经是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症而却没有临床症状。主动脉瓣膜狭窄症可分为钙化性、退化性及风湿性等,其中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狭窄症常是因为先天双叶主动脉瓣膜症“正常的主动脉瓣膜有三叶”造成,大约占总人口数的1-2%,这一群人比较常在40至50岁时产生相关的症状。
而退化性主动脉瓣膜狭窄症则是最常见的原因,约有70%的病人属于此类,多数病人会在65岁以后出现症状。最后的风湿性主动脉瓣膜狭窄症在开发中国家较为常见,30年前的台湾社会有许多病例,随着卫生环境的改善,此类病人数量仍在持续递减。
主动脉瓣膜狭窄症是如何被发现的?
主动脉瓣膜狭窄症大约有50%的病人会有心绞痛的症状,像是胸口持续的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心绞痛也是心肌梗塞时的典型症状。不同于心肌梗塞,约有30~50%的主动脉瓣膜狭窄症患者会发生晕倒或昏厥。到了中后期,有一定比例病人会出现各种心脏衰竭的表现,例如:喘不过气、下肢水肿等。还有前面提到的,部分病人则是以无症状做为表现。
病史询问以及身体检查是诊断的首要步骤,中等程度或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症可以透过听诊而被发现,基本的胸部X光以及心电图也常有心脏肥大的特征。心脏超音波则是诊断主动脉瓣膜狭窄症最重要的工具,透过先进的超音波仪器,可以观察出狭窄的严重程度,也能够推测出其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