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免疫力較弱的高風險族群,如患有慢性腎病、糖尿病、免疫系統受損(有癌症病史)等,單單預防流感是不夠的,另一個常被忽略的疾病—帶狀疱疹(俗稱皮蛇)也需格外留意。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吳至行主任指… 詳全文 >
-
新冠病毒持續變異,據統計,去年冬天新冠死亡人數是流感的9倍。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強調,新冠肺炎對民眾健康威脅仍在,呼籲年長者、慢性疾病患者以及在學兒童都應該在10月1日疫苗同時開打後,盡快共同… 詳全文 >
-
根據最新發表研究顯示,營養可能會是影響染疫的一大關鍵,根據9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發現,相較於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足夠的人,維生素D缺乏者其… 詳全文 >
-
挺著臃腫的「水桶腰」,小心隱藏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近來還有新研究發現,肥胖族群中腰圍越粗者,其大腦灰質體積越小,恐未來有失智症風險,莫非如傳言「大肚無腦」?甚至有人說:「膨肚短命… 詳全文 >
-
「性」福嗎?腰圍超標不僅會影響心血管健康,最近國內調查更發現,腰圍超標的夫妻,「性」福指數相較於腰圍標準者低3成,且每3對夫妻就有1對曾抱怨或調侃過另一半的腰圍,顯示腰圍也是影響夫妻互動的關… 詳全文 >
-
肌少、骨鬆、骨折是影響老人行動健康力的3大害,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醫學會理事長吳至行表示,規律的運動可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而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從健走開始,若有行動不便的長輩,則可用保骨4… 詳全文 >
-
運動風潮盛行,但是,粉領族每天走1萬步每天運動,以為運動有助鞏固骨骼肌肉健康,豈料卻仍然出現骨骼危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TOA)理事長吳至行表示,雖然每日步行萬步,但… 詳全文 >
-
成功大學家庭醫學部及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有「隱形殺手」稱號,由於早期無明顯症狀,因此常被民眾所忽略。醫師指出,骨鬆是可以被控制的,除了生… 詳全文 >
-
中壯年族群小心深陷低骨密、低關節修復力和低肌力造成的「三低」危機!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醫師提醒,中壯年族群普遍運動量不足,又加上錯誤的飲食觀念,例如沒有每天喝牛奶的習慣、擔心膽… 詳全文 >
-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吳至行表示,千禧之愛基金會調查發現,近4成爸媽腰圍超標,不在乎吃下什麼、什麼食物才健康,加上缺乏運動習慣,不健康的生活形態連帶影響孩子的體位變化,造成近3成學童過胖,成… 詳全文 >
-
成功大學醫學系家庭醫學科副教授吳至行表示,骨骼肌是支持日常生活所需最重要的組織之一,而在老化的過程中,肌肉組織會逐年減少,稱為骨骼肌減少症(肌少症)。肌肉的流失速度比其他器官功能退化更快,尤… 詳全文 >
-
台灣是美食王國,夜市美食文化更是揚名國際,不過,民眾在大啖美食之餘,應該小心肥胖上身。醫師指出,「少吃多動」是減重不二法門,民眾在夜市享受佳餚美食,最好結伴而行,並掌握「多分享、多走路」原則… 詳全文 >
-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可以治療與預防的疾病,然而依據1996-2002年健保資料庫分析顯示,台灣髖骨骨鬆性骨折發生率每年仍然增加30%,足見在防治骨鬆上仍十分不足。依據2005-2008年的國民營…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