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深藝人石松31日因糖尿病惡化引發心臟衰竭而過世,享壽70歲。石松2005年即因糖尿病截去右腳,他曾表示,當年截肢曾想自殺,推進開刀房又反悔。在他罹病晚年這一段時間,還好有老婆不離不棄陪伴。 詳全文 >
-
台灣有超過140萬的糖尿病患,將近3成患者初期容易因微量尿蛋白偏高,造成腎臟病變。平均每4位患者就有1位因腎功能衰退,面臨洗腎厄運。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對於複雜的用藥選擇,要特別小心,除合… 詳全文 >
-
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如何治療呢?基本原則是飲食、運動和藥物同步進行。有些孩子一開始就像第1型糖尿病一樣發生酮酸中毒,需要注射胰島素。同樣是第2型糖尿病,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當孩子使用口服降血糖… 詳全文 >
-
過去我們照顧第1型糖尿病童的經驗告訴我們,糖尿病五年以上有可能發生微小血管病變,要開始做視網膜的檢查;但是有些成人的第2型糖尿病人卻是在診斷的同時已經有視網膜的病變了,這暗示了我們第2型糖尿… 詳全文 >
-
近年來在門診看到有些因為學校尿液篩檢有尿糖而來檢查的孩子,他們和第1型糖尿病的孩子顯然不太相同,第1個不同是體型壯碩肥胖,第2個不同是脖子後側的皮膚特別黑且紋路特別深,像一條帶狀一直延伸到脖… 詳全文 >
-
每年5月25日是世界甲狀腺日,國內大約每100個成年人就有1人甲狀腺機能亢進,女性病患是男性的5倍,主要為生育年齡的婦女。另外,大約100人就有1到2人是甲狀腺低下,多數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 詳全文 >
-
減肥族要注意,雞尾酒療法可能含有甲狀腺素。醫師指出,甲狀腺素能增加新陳代謝率,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不孕,不能隨意服用。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民眾,服用甲狀腺素,可能演變成「甲狀腺機能亢進」,此時除了服… 詳全文 >
-
由於國人生活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肥胖人口急遽增加,讓心血管疾病有增多與年輕化趨勢;鑑於國人心血管保健觀念的不足,營養學者24日提出心血管保健「黃金三角」新趨勢,建議每日應攝取大豆蛋白、左旋… 詳全文 >
-
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常見病兆,嚴重時甚至會失明與截肢,但是在神經內科門診中,卻發現「慢性去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症狀,多與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容易混淆,兩者都會出現腳、手發麻現象,但是治療目標,卻… 詳全文 >
-
德國心理學家表示,長期過這種畸形的生活,人體會出現所謂「社會性時差」(social jet lag),生理時鐘大亂將會嚴重衝擊人體健康,甚至引發病態肥胖,不可不慎。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