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年1次的世足賽事已經進入倒數4強,許多球迷熬夜觀看比賽,經常一坐就是1至2個小時。醫師提醒,久坐不動容易引起血栓栓塞,若長久同一姿勢不動,血液滯留在下肢靜脈,容易引起靜脈血栓形成,而當血栓… 詳全文 >
-
心悸、呼吸急促是一種生理反應,不必太在意,不過要是平時就會發生心悸、呼吸急促,那便有可能是心臟功能有異常,請盡速就醫。 詳全文 >
-
香菸裡的化學物質能直接破壞血管內壁,尼古丁會使心跳加速、血壓增高。國外研究發現,抽完兩根菸後,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會升高平均10毫米汞柱,直到抽完菸約30分鐘,尼古丁的影響逐漸消退時,血壓才會慢… 詳全文 >
-
早在1966年美國哈佛大學長期追蹤研究便指出,因為親人或好友過世的哀傷情緒,與心肌梗塞發作有顯著關連。當一個人失去摯愛親人之後的頭24小時內,發生心臟病機率,比平時高14倍;第三天則高出6倍… 詳全文 >
-
許多人刷牙時流血,或有牙齦腫脹的問題,常誤以為是火氣大、疲累造成的,卻不知已經得了牙周病,牙齒的牙齦、牙周韌帶、齒槽骨等牙齒周圍組織遭細菌破壞。若沒有接受適當治療,任其惡化的話可能禍害心臟。 詳全文 >
-
近20年的流行病學研究已證實,有糖尿病的男性得冠心症的風險比一般男性高出2倍;有糖尿病的女性得冠心症的風險則比一般女性高出4倍。 詳全文 >
-
有人以為血壓高一點沒什麼大不了,但事實上,許多嚴重的疾病,例如中風、心臟病發作、心臟衰竭、腎臟衰竭等引起的殘障,甚至死亡,罪魁禍首通常就是高血壓。 詳全文 >
-
高血脂,也就是血液中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雖然不痛不癢,沒有明顯症狀,常被人輕忽,卻是健康一大威脅。台灣十大死因中,心臟病、腦血管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性疾病等都和高血脂密切相關。 詳全文 >
-
肥胖只是身材不夠窈窕,很難買到合身衣服?錯錯錯,現在肥胖已經正式被美國醫學會認定是一種「疾病」,肥胖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需要積極預防及治療。 詳全文 >
-
如果父母或近親在年輕時就有冠狀動脈心臟病,自己日後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就會比沒有家族病史的人來得高。說得更詳盡些,如果父親或兄弟在55歲前,或是母親或姊妹在65歲前發生過冠狀動脈疾病,罹病…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