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胖不是福,特別是兒童肥胖容易增加罹患高血壓發生的風險。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減重專科醫師祝年豐表示,高血壓不是中老年族群的專利,除了肥胖外,食物吃太鹹也會增加血壓升高的危險,建議平日應減少鈉鹽… 詳全文 >
-
需服用藥物控制病情的心房顫動患者,可別擅自停藥!1名患有心房顫動病史的68歲婦人,日前因膽囊炎開刀,術後中斷服用抗凝血藥物,竟導致血栓性腦中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任周玉蘭提醒… 詳全文 >
-
大林慈濟醫院教學部副主任暨耳鼻喉科醫師李清池表示,急性心肌梗塞是中老年族群的好發疾病,若不早期發現治療,很容易有死亡風險。但最新臨床研究卻發現,心肌梗塞病患,若有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在半年內… 詳全文 >
-
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80歲王奶奶原本就有高血壓病史,最近心跳忽快忽慢,心悸、胸悶,且容易疲倦,家人覺得不對勁,陪同就醫。檢查後被診斷心房顫動,醫師提醒, 詳全文 >
-
平日心肺保健,請多「高抬貴腿」!醫師指出,久坐、久站不動,是現代人老毛病,不僅容易造成下肢腫脹,誘發深層靜脈栓塞症狀,若延宕治療,更易引發致命的肺栓塞;建議每天應高抬下肢2至3次,每次5至1… 詳全文 >
-
靠著產後成功瘦身、恢復苗條身材而在網路有火紅人氣的張婷媗,有著「台灣版美魔女」的稱號,除了關心身材以外,身體的健康更是張婷媗最為重視的事情,而其中慢性疾病就是許多民眾不知不覺忽視的大事,為了… 詳全文 >
-
根據臨床統計,國人常犯8個錯誤量血壓的習慣,包括:量血壓前未充分休息、測量前先喝酒喝咖啡、邊講話邊量血壓、測量時姿勢不正確,或是穿厚衣服進行測量,以及兩次測量間未間隔1分鐘以上,甚至測量後未… 詳全文 >
-
很多人以為中風就是嘴歪眼斜、半邊癱瘓,事實上多數中風當下的症狀並不明顯,卻因為電視常常這樣演,「很多病人受影響,以為自己不是中風,耽誤搶救時間,」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孫瑜說。只要突然頭暈、… 詳全文 >
-
書田診所家醫科康宏銘醫師指出,由於國人飲食西化,加上沒有規律運動習慣,以及有家族史等因素影響,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脂」是導致冠心病發生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因此積極控制血脂,才能有效降… 詳全文 >
-
你是愛吃重口味、重鹹的外食族嗎?台灣65歲的老年人平均每2人就有一人罹患高血壓,而19歲以上民眾每天攝取的鹽分量為男性11.5公克、女性8.9公克,遠超過國人建議攝取量6公克的限制,台北市立…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