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調查發現,國內大約有5至8成的婦女,生產過後,會有產後鬱悶情緒不穩的現象。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中醫師陳潮宗指出,肝氣鬱結是產後憂鬱主因,常伴隨憂慮怨怒,睡臥不安及… 詳全文 >
時序進入4月,早晚溫差大,門診發現,感冒、腹瀉,及腸胃型感冒者增多。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旺全指出,感冒或是腸胃不適者,除忌食冰冷食物外,多喝山楂、薏仁、乾薑等調製的藥膳茶飲,有助… 詳全文 >
春雨霏霏,體內濕氣排不掉,許多人都屬於濕熱體質,而有這種體質的人,不但會感到疲倦、頭昏、胃脹、口乾、口苦、便祕等。一旦濕氣聚積過久,便會成為痰,影響血氣流通,而成為脂肪肝。要護肝,中醫師吳明… 詳全文 >
關節疼痛時,您會怎麼止痛?吃消炎藥、貼止痛藥膏,還是嘗試高麗菜包敷法?或許,您還有一個新選擇——吃薏仁!黃慧娟中醫師表示,薏仁補脾利濕,有助排除關節腔的積水,舒緩關節發炎和疼痛,是臨床治療各… 詳全文 >
吃薑真的能解除「宮寒」嗎?拜現代網路科技發達之賜,許多女性發覺有容易手腳冰冷且經期不規則的情況,就對號入座,認定自己屬於宮寒體質,天天喝薑茶暖宮,但葉濡端中醫師提醒,喝錯薑茶可能沒改善子宮寒… 詳全文 >
清明過後,梅雨季報到,天氣濕噠噠的,有的人開始皮膚長疹子、腸胃不佳、昏昏欲睡…,人好像快要發黴了,此時非常容易沾染濕氣,恐危害身體健康。林雅瑩中醫師認為,現在是祛除體內濕氣的好時機,平時建議… 詳全文 >
高血壓患者容易出現頭暈、睏倦、乾眼症等症狀。研究證實,許多中藥材對穩定血壓有幫助,而中醫治療高血壓相當注重整體的調整,只要身體氣血陰陽恢復平衡狀態,就能預防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中醫師陳玫妃建… 詳全文 >
孕媽咪產後貧血與便祕,常是心中揮不去的夢魘。中醫師吳明珠指出,產後氣血虛容易出現貧血、便祕,除多休息外,平日應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例如波菜、紅莧菜、葡萄乾等食物,營養也必須要均衡,或是用滋陰… 詳全文 >
「啊~腰好痠好痛!」腰痛是現代人常見的身體不適症狀之一,許多人習慣貼上藥膏緩解疼痛,甚至多以為是「腎虛」所導致,不過,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郭祐睿表示腰痛的原因相當多,光是彎腰和伸懶腰所產生… 詳全文 >
每逢大姨媽報到,除了經前症候群、經痛纏身,生理期過後更是飽受頭痛糾纏?當心,恐是血虛體質釀禍!陳玫妃中醫師表示,想要改善經期後頭痛不適的困擾,女性朋友除了生理期間避免吹風、著涼外;適度飲用加…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