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風險能提早預知?解密ApoE基因!5大生活調整方向守護大腦健康
雖然多數人認為失智是「無法預防」的老化結果,但從功能醫學來看,有一部分失智風險,是可以透過檢測與生活調整提早發現並介入的。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指出,其中,一個備受關注的指標,就是與最多失智類型的阿茲海默症有高度關聯的ApoE基因。 詳全文 >
雖然多數人認為失智是「無法預防」的老化結果,但從功能醫學來看,有一部分失智風險,是可以透過檢測與生活調整提早發現並介入的。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指出,其中,一個備受關注的指標,就是與最多失智類型的阿茲海默症有高度關聯的ApoE基因。 詳全文 >
根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老人有一半以上有睡眠問題,但多數拒絕正確診療,反而自行到藥局購買安眠藥或擅自加重醫師處方劑量。醫師提醒,年長者的體能普遍虛弱,且有慢性疾病,身體代償能力較差,造成頭暈… 詳全文 >
「老人家最怕跌倒」,這一句話一點都不假,尤其冬季是老人骨折的好發季節,因為一旦跌倒很容易骨折,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跟蹤結果,老人骨折後1年,5人中就有1名會因此而死亡,十分驚人。 詳全文 >
秋季泡湯好處多多,對於銀髮族來說,泡湯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更可以透過泡湯養生,享受樂活生活。目前宜蘭有飯店業者,看準高齡化龐大商機,推出銀髮泡湯養生藥膳餐,遵循古法泡製,並且配合礁溪當地食… 詳全文 >
由於身體機能日益老化,老年人會逐漸出現許多病痛,醫師指出,最常見的便是緊張性頭痛。因為感官功能下降,讓以往可能花3分鐘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變成花30分鐘,一緊張就容易造成頭痛。如何降低發生率,… 詳全文 >
孤獨一直被認為與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憂鬱症有關。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表示,孤獨感是一種個人感覺,在老年族群中常可發現,研究證實,透過冥想、禪修,或是運動等方式,可以讓人心情平靜、… 詳全文 >
傳統認為老年人因身體機能退化,不適宜做過度激烈的運動。但據美國《神經病學》期刊研究指出,若能進行中強度的運動如打網球、遊泳、徒步旅行或慢跑等,與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同齡人相比,患「無症狀中風」… 詳全文 >
醫療科技日漸進步,人類平均壽命普遍延長,但受到現實生活和生理老化的影響,老人肩上所背負的壓力也越來越重,調適不及之下,經常會出現食慾不振、失眠、情緒低落、焦慮、行動遲緩等憂鬱症狀。雖然現在透… 詳全文 >
銀髮族活到老、學到老!教育部推動「樂齡大學」計畫,比照大學分為上下學期,每周提供6小時學習課程,讓長者與大學生在校園共同上課及互動,101學年度全國共有98所大學校院參與,開設110個樂齡大… 詳全文 >
調查發現,台灣65歲的老年人口中,約有5%患有失智症,65歲以後每增加5歲,其盛行率就增加1倍。因此,到85歲以後得到失智症的機率就高達1/3,換句話說,85歲以後,每3個人就有1人患有失智… 詳全文 >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許多沒有運動習慣的銀髮族卻常以不知道要做什麼運動為理由,老是待在家裡當宅男、宅女。其實運動很簡單,不管是健走、慢跑,或是和家人到住家附近的公園使用上肢牽引器、漫步機或扭腰…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