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是许多现代人常有的生活习惯病,尤其以女性比例较高。所谓“功能性便秘”是指在没有特定疾病下引起之便秘。原因多半不明,可能与本身肠道蠕动缓慢、压力过大、不良之生活作息(如无法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饮食习惯不良(如膳食纤维摄取不足、液体摄取较少等)、药物干扰等多重原因都可能影响。一般来说,便秘并没有特定单一的定义及规范,但国际上普遍都以罗马式诊断法(Rome III criteria)作为参考准则,如以下五点:
在过去三个月内,若有超过以下两个症状时,即可认定是“功能性便秘”。
1.排便有如弹丸状之硬结。
2.排便过程非常费力。
3.感到排便不完整、断断续续或有阻塞感。
4.排便时需要手指辅助。
5.排便频率每周少于三次。
短期内(2周至1个月)补充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改变肠道的生理环境,如缩短消化后食糜的“肠道通过时间”,增加排便的机会,因此被认为是改善排便障碍的可能机制。但长期而言,成效仍不明确,目前尚未有充分的研究证明可行性。以此推论,排便不顺时,补充“益生菌”只能视为一种“暂时性”的辅助方法。
“益生菌要吃多久、吃多少量,才有改善便秘的效果?”透过科学研究的回顾,只能很遗憾的说,因为每篇研究都使用不同的菌株,故难以断定一致性的答案。不过,部分研究显示,每天补充并且持续2周,即能观察到改善现象。因人体肠道细胞每天都不断脱落与增生,所以为了让益生菌能稳定栖息于肠道,比较务实的方法是“持续性”补充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