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生素界有“阳光维他命”之称的维生素D,不仅是维持人体正常及健康的重要营养素,也是具有多重生理作用的“健康荷尔蒙”。有愈来愈多的研究发现,除了许多长期不明原因的疼痛、大肠直肠癌、乳癌、食道癌、口腔癌、胰脏癌等,可能与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有关之外,维生素D缺乏,也会影响男女性生殖能力,以及与酿成肥胖、减肥不易息息相关。
![][127876]
维生素D扮演关键营养素角色 缺乏维生素D可能产生疾病
维生素D已经位居全球“明星营养素”,主要因人体血液中一旦缺乏维生素D,就有可能产生许多疾病,除了传统维持钙磷的平衡及骨骼健康之外,还有许多非骨骼健康方面的功能,包括:降低癌症死亡率、发炎、气喘、骨折、肌肉衰弱、跌倒、大肠癌、乳癌、高血压、第一型糖尿病及长期不明原因的疼痛、多发性硬化症、智力退化、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牙周病、摄护腺癌等;也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也与男女性生殖能力也有影响,包括缺乏会使女性怀孕率、着床率显著降低,以及男性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精虫数量、精虫活动力与型态。综合以上可见,维生素D扮演关键营养素的角色。
高达98%的人血液中维生素D浓度不足
维生素D从何而来?台湾预防保协会理事长赵顺荣药师指出,90%的维生素D可透过皮肤照射太阳时接收UV-B紫外线自然产生,虽然台湾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照理说应不致会缺乏,但是,根据台湾国防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教授李美璇分析台湾卫福部民众营养健康资料,发现高达98%的人血液中维生素D浓度不足(标准是30ng/mL),尤以19~44岁年龄层浓度最低。甚至连阳光充足的南部,也都普遍出现维生素D缺乏现象,原因之一,可能与怕晒黑不愿晒太阳,以及空气污染(尘霾污染粒子PM2.5)有关。
严重缺乏维生素D指的是血清维生素D浓度低于10ng/ml(奈克/毫升),容易引起幼儿伛偻症、气喘与软骨病,临床证明,缺乏维生素D也容易引起骨质疏松、骨折。
至于维生素D不足浓度在20~30 ng/ml(奈克/毫升)之间,可能比较容易罹患许多和免疫、循环、新陈代谢、神经等系统有关的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