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16/7/14 下午 06:27:41

挑战马拉松必知!专业跑者这样对抗疲劳

(關鍵字: 疲勞 , 路跑 , 全馬 , 半馬

这些实验结果让诺克斯相信从前的想法 —疲惫感来自肌肉已达极限 —不可能是对的。因此,他跟同事艾伦.圣克莱尔吉普森提出,疲倦感是由大脑中枢所施加的。显然身体有其体能上的极限,而诺克斯及圣克莱尔吉普森提出的说法是,体能的极限并非直接由肌肉的酸痛来反应,而是透过大脑早一步行动,赶在任何神经末梢因受到伤害而出现征兆之前,就让我们觉得疲劳,强迫我们停止运动。换句话说,疲惫并非生理情况,而是一种感觉或情绪,是由大脑创造出来防止严重伤害用的。他们把做出这种事情的大脑系统称之为“控制中枢”。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有类似系统存在的可能性十分合理。单靠肌肉受损的征兆警告我们体力

已达极限的话,会使我们在每次耗尽精力时过于靠近昏倒的危险边缘。早一步停止身体活动,就能提供安全的误差范围,并且意味着就算刚刚完成一个筋疲力尽的挑战,也有办法继续行动。“我们相信这就是人类进化的方式,因为你总会在手边忙得告一段落后,仍需要一些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诺克斯说。

举例来说,我们或许忽然需要逃离一只会猎食我们的动物。“狩猎的时候,我们总需要一些额外的精力把食物带回家。”这就是为什么纵使法拉跑到心脏都快跳出来,好不容易跨越终点线,夺下第二面金牌,仍有余力去仰卧起坐跟慢跑。

在诺克斯十多年前第一次提出控制中枢的理论时,所有人都觉得这种—大脑 而非心脏、肺部或肌肉—或许才是决定体能的关键想法很荒谬。一直到今天,他的想法仍富争议性。举例来说,在圣母峰做过研究的马汀说,虽然诺克斯“很有可能是对的”,并非缺乏氧气,而是控制中枢使得我们在高海拔的地方会很快觉得疲惫,但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个假说 。

虽然运动生理学家持观望的态度,心理学家则越来越相信大脑的确在人体的疲劳反应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许多能够增进表现的药物(例如安非他命、普卫醒及咖啡因)都是藉由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非肌肉本身而达到功效。

科学家也曾尝试直接以电流刺激自行车选手的大脑,促进输出最大的力量,让他们比较不容易觉得累 。诺克斯说,他希望接下来这几年能够透过脑部显影的研究,帮助直接证明控制中枢的存在。

然而,在疲劳反应乃由大脑控制的想法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意识是否在其中扮演了任何角色。我们有办法实际操纵控制中枢吗?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有时办得到。大量的研究显示心理因素可以影响我们对疲劳的感知,调整自身觉得疲累的时间点。举例来说,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会受到动机(奖金或竞争对手的存在,或鸣枪的声响)、处于赢或输的比率,以及我们认为自己还要跑多远所影响。

另一方面,任职于韦尔斯的亚鲍里斯威斯大学心理学家克里斯.比狄发现,只要让自行车选

手相信自己刚刚吞下的药丸或饮料能增进体力,平均速度会快上2%到3%。在许多比赛中,即将赢得金牌的车手和即将落后的车手之间,很容易出现速度上的改变。比狄认为会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安慰剂让他们变得比较乐观而有自信,引发控制中枢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大脑可以做出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同时也会让你受到局限。”他说。服用安慰剂能解除这些自我的约束。(安慰剂专家法布利奇欧.贝内戴提也很欣赏诺克斯的想法,并在一篇探讨疲劳的论文中提到,“安慰剂的功用或许就像是一种信号指示,让控制中枢停止设限”。)

原来除了温度、供氧量、体能及运动强度等物理变量之外,大脑也会一并考虑信心高低或是事情的轻重缓急等心理变量。接着,大脑会利用疲劳感来框住极限速度。如果我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所疑虑,或是不确定自己得跑多远,速度就会比较慢。但如果我们对眼前的目标很明确,或是情况攸关生死,考虑这一点后,控制中枢就会解开束缚。

这就是为什么情况危急时,人们能够展现超凡的力气跟耐力,完成那些平常根本不可能办得到的事。而若情况改变,我们的疲劳程度也会随之调整。赛跑时,我们会在看到终点线的那一刻忽然精神百倍;如果面临威胁,我们会在危机解除后感到筋疲力竭。

当法拉在5000公尺竞赛时,动机、自信和群众的支持全部加总,引发控制中枢让他有最佳表现,使他能够强过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梅斯涅跟哈伯勒那企图成功的强烈决心似乎将体能推到危险的极限边缘,使他们能够破纪录攀爬到几乎要夺走性命的海拔高度。

控制中枢的存在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间歇训练 —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搭配规律的中断休息 —能有出群的效果。诺克斯说,能够将体能逼到极限的规律性冲刺不只能提升体能,也会重新训练大脑。这些冲刺的行为会教导控制中枢我们可以做到这些困难的举动,所以就算下一次的难度再高一些,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或许知道大脑是多么过度地保护这具身体,反而让人觉得放心。“你不需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也不需要相信大脑所说的一字一句,”诺克斯说。“不管有多痛苦,你都可以继续下去,而且还能做得更好。”

本文出自爱米粒出版《治愈力》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