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组对参加实验的16人进行为期4个半月严格的饮食控管,并每隔3周改变一次膳食设计,调整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总脂质,以及饱和脂肪酸的高低。
结果发现,当膳食饱和脂肪酸增加时,如增加干酪、奶油等食物,甚至增加原先摄取量的2至3倍,同时搭配碳水化合物总量减少,血浆饱和脂肪酸总量并无上升趋势,反而下降了。
棕榈油酸囤积 诱发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但是,当碳水化合物食物被调升时,如增加全谷类的份量,血浆饱和脂肪酸就会跟着增加。研究人员也发现,碳水化合物摄取量的多寡,更决定了名为“棕榈油酸”的脂肪酸浓度。若是吃进越多碳水化合物,血液中棕榈油酸会越多。根据既有研究指出,棕榈油酸浓度越高,肥胖、慢性发炎病症就越容易缠身,且胰岛素作用会受干扰,糖耐量减低,代谢率减弱,容易诱发第2型糖尿病。并有发生心脏疾病、摄护腺癌等疾病的风险。
Volek教授表示,这次研究的成果发现,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或许长期背了个黑锅,反而让碳水化合物增加棕榈油酸而引发心脏病、肥胖等病症的关系被忽略了。他指出,脂肪酸对人体的伤害,是要被转化为血浆饱和脂肪酸,储存于血液中,才会对心血管等造成伤害。而此次实验发现,碳水化合物食物才是更容易被转成有害脂质,储存于血液中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