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脈硬化是一種非炎症的病變,是指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以及管腔狹小的退化性和增生性病變的總稱。常見的動脈硬化類型包括:粥狀動脈硬化、動脈中層鈣化、小動脈硬化。 詳全文 >
-
高血脂是導致心肌梗塞與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許榮城醫師表示,對於已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高風險病人而言,持續有效的降脂治療至關重要,可延緩病情惡化,降低中風與… 詳全文 >
-
代謝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病,約五成患者因為不健康生活習慣所致,若家族中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更屬於高風險群。國民健康署自111年7月起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計畫推動3年來,已協助超… 詳全文 >
-
顱內血管狹窄是腦中風的重要致病機轉,常見危險因子包含高齡男性,抽菸患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風濕及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科醫師錢駿表示,黃種人顱內血管狹窄的比… 詳全文 >
-
國人死於三高慢性病人數,已超越癌症!其中,高血脂初期症狀不明顯,被視為健康隱形殺手。根據調查,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盛行率達3成,國民健康署提醒,可透過「控脂4招」遠離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包括… 詳全文 >
-
代謝症候群是一組與多種慢性病相關的危險因子。若不及時處理,代謝症候群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倍,高血壓風險是4倍,高血脂風險是3倍,而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則高達2倍。這些疾病可能使患者… 詳全文 >
-
心肌梗塞的風險族群,除了因老化較常見於45歲男性、55歲女性的中高年齡層外,還包括有家族遺傳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酗酒、缺乏運動及壓力等。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加護病房張釗監主任表示,… 詳全文 >
-
正常人一天可以吃幾顆蛋?多吃蛋會有問題嗎?美國最新飲食指南取消每日膽固醇的攝取上限,讓以往許多擔心「多吃蛋會讓膽固醇破表」的民眾自動解禁,肆無忌憚地大吃蛋料理!不過,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心臟內… 詳全文 >
-
三酸甘油脂過高是隱藏殺手,小心引發心臟病或腦出血,一旦三酸甘油脂數值過高,就必需採取治療措施。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腎臟科蔡宜潔醫師指出,正常人每100CC的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不超過200毫克,… 詳全文 >
-
血脂高「油」膩膩,小心「堵」住血管變「窄路」,中風、心臟病危機四伏,有奪命風險!奇美醫療團法人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盧翰生說明,高血脂儼然已成為現代人重要的健康問題,其中高血脂的問… 詳全文 >
-
糖尿病已經成為新國病!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全台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1%,推估目前糖尿病患者已突破250萬。而衛福部公布112年十大… 詳全文 >
-
慢性病患應該了解C肝風險,並主動篩檢治療,促進全民肝臟健康,幫助台灣領先日韓,明年提早達到世衛「C肝根除」目標!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簡榮南指出,「一腎三高(血糖、血脂、血壓)」是C… 詳全文 >
-
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三高慢性病共奪走69,400人生命;且中央健康保險署111年醫療費用支出最高的前十大疾病,第一名為腎臟疾病、第三、四、六、七名分別為糖尿病、高血壓… 詳全文 >
-
隨著現代人飲食西化、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在青壯年人的盛行率越來越高,若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酗酒等更會大大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心臟衰竭的病理成因為心輸出量… 詳全文 >
-
過年,圍爐年菜都準備好了嗎?小心應景年菜肉類多,尤其像是東坡肉、紅燒蹄膀、土雞等,都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連皮吃油脂攝取量更是驚人,還有雞湯熱熱喝,最上層浮油吃下肚,更是油膩膩,小心過年後高血…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