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0/6/29 下午 03:37:17

她是家里多余的小孩…,直到成年她才终于明白,无法勉强任何人多爱自己一分

(關鍵字: 睡眠 , 貧血 , 人際關係 , 自信 , 自尊 , 安全感 , 自我價值

我的低自尊一部分来自体力的不足,来自手脚不够灵巧,无论在家或在学校,都不能被长辈托以重任,被同侪信任依赖。除了没有什么用处之外,外表平庸不讨好当然也是因素,总觉得自己很丑,无法让他人喜欢我。

吊诡的是,被忽略或低自尊的外显反应不一定是退缩胆怯,有时为了求生存,常常展现更强的防卫与攻击,反而更不讨人喜欢,甚至会伤人。因为自信不足,也会越来越负面悲观,容易放弃、易怒、怪罪别人,人际关系也不会很好。一切的因果都是相互牵连循环影响,他者不会无端讨厌我,我也不会无端讨厌自己,总有蛛丝马迹可循。

“凶八婆”、“坏女人”、以及“讲话很直很冲”这些标签,从我懂事以来,好像就已经跟着我至今。

此外,我对于无法觉察自己内外不一致、言行不一,与自己距离很远的人,特别没有耐心。当终于看见这个人比较开放了,与自己比较靠近了,也比较强壮了,对这人之前让我很闷、难以呼吸的感觉就会忍不住说出来。我以为我跟他的关系够深了,以为他可以接受我的直言,但经常判断错误,就伤人了。

虽然话一出口,总立刻就后悔,却已经来不及了,恨自己无法保持沉默。我为自己的浮躁,没有同理心,格局低,心量小,无法包容而感到惭愧,也因为关系的破裂而不安,也得承受他人的厌恶敌意。这时候就会觉得人际关系很复杂,就会厌世厌人,很想躲起来,少与人互动,以免再度无意间伤了人,或者得勉强自己去忍受对方。

原来,坏脾气也可以有好结果

不过,我也渐渐看见自己也是无法完全内外一致,言行如一,当我察觉到自己的外在行为与内在感觉不一致时,也相当不喜欢这样子的自己,但一方面也觉得庆幸能发现,知道自己都难以做到时,对他人就比较不那么严苛,也会更努力想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少点欲望,尽量不依赖他人,避免自己处在无法内外一致的情境。

现在比较能快速看见那个很冲的我,可以早一点止住,但有时我也会欣赏自己的直接与行动力,这样的性情让我能抵抗威权者,少一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挣脱他人的操控,长出自己的样子,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压抑,去过想过的生活,坏脾气也是有好结果,不用与自己太计较了。

我一直认为,与大家一样有平等的机会到学校上学,是我人生的救赎。因为学生的身份,不得不离家;离家其实不容易,尽管家不完美,离家在外面生活是很不容易,外面世界有很多的未知与挑战,只要离开家,我就会开始想家。却因为读书,家越离越远,因此有机会进入更大的世界,见识他人的生命样貌,也体验了各种存在的可能,逐步发现自己。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