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18/1/8 上午 09:12:54

美国下修高血压标准,台湾不跟进!关于血压你该知道这10件事

(關鍵字: 高血壓 , 血壓 , 膳食纖維 , 量血壓 , 低鈉

高血压治疗,不是越低越好

但高血压病患的血压标准因病症而有不同,不是血压降低越多越好,单纯高血压患者可控制于140/90 mmHg,而有血管硬化狭窄疾病,例如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狭窄、冠心病患者,血压治疗目标则应该较低,建议维持130/80 mmHg;但因为这类病患的血压耐受度较低,血压过低可能导致头晕、胸闷、心悸等副作用,因此,降压应循序渐进,先以140/90 mmHg为目标,若耐受性无虞,再进一步降压;王宗道提醒,高血压病患若是需要调整血压药物,应有至少有一个月的缓冲观察期。

低血压,立即危及生命

一般人对于高血压并不陌生,长期血压控制不当,容易增加心肌梗塞、脑中风、肾衰竭等种种并发症风险;事实上,低血压更会造成立即的生命危险。王宗道表示,根据医学定义,血压低于80/40 mmHg,或是合并出现低血压症状表现,例如头晕、疲倦、胸闷、心悸、四肢冰冷、呼吸困难、意识不清,都可诊断为低血压。

临床上,病患发生败血症感染、心肌梗塞,或是大量出血等急重症情况,都可能导致血压降低至80/40 mmHg,造成供应器官血液不足、外围血液灌流不足,合并昏厥、意识不清、冒冷汗、休克等生命濒临危险状态,必须立即补充液体、注射强心剂,使心脏收缩力增加、调节血管张力,进而提升血压,避免低血压而休克致死。

王宗道强调,血压低于80/40 mmHg的单纯低血压患者,其实并不常见,根据统计,台湾人比例仅有2%,且大多数为年轻女性;另外,还有一类是姿势改变造成血压降低的“姿态性低血压”,此类病患若过度降压容易跌倒受伤,因此测量站姿血压对高血压患者,也十分必要。

要诊断是否有姿态性低血压,民众必须在坐姿时量测第一次血压,间隔一分钟后,再以站姿量测第二次血压,若是坐姿及站姿的收缩压差距大于20mmHg,即可确诊。

单纯低血压患者及姿态性低血压,这2类低血压病患,若是没有不适症状,建议日常饮食少量增加钠摄取量,也可使用肾上腺皮质类似药物治疗,藉由留钠排钾的作用,使血压升高。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