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或超市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类乳制品,有鲜乳,有牛乳,有的是乳饮品,还有调味乳,甚至可以常温保存的保久(灭菌)乳,也放在冷藏柜里,时常让消费者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食品标示是厂商与消费者沟通的第一道大门!乳品是重要的民生物资,也是民众良好的食物营养来源,台湾政府对乳品的包装标示,除了同一般食品需依照台湾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五章第22条规定,应以中文及通用符号,明显标示品名、内容物名称、净重、容量或数量、食品添加物名称、制造厂商或台湾内负责厂商、原产地(国)、有效日期、营养标示等讯息之外,更特别于2014年公布“鲜乳保久乳调味乳乳饮品及乳粉品名及标示规定”,定义相关品项和强化标示,包含特定成分标示或醒语标示、品名及主成分百分比标示。以下我们将从这些标示来认识乳制品:
1.牛乳
“牛乳”是大部分乳制品的通称,鲜乳、保久乳、调味乳及乳饮品皆可以在商品名称叫做牛乳,但是为了避免消费者将“牛乳”产品与“鲜乳”混淆,台湾卫福部订有“标示原则”,要求非鲜乳的牛乳类商品,一定要在包装明显处以中文显著依其产品属性加标“保久乳”、“保久牛乳”、“调味乳”、“保久调味乳”、“乳饮品”及“保久乳饮品”等字样,字体长宽须大于四毫米,字体颜色须与包装底色不同。
2.鲜乳
“鲜乳”顾名思义就是新鲜的牛乳。在台湾标准(CNS)中,鲜乳(CNS 3056)的定义指以生乳为原料,经加热、杀菌(杀死病原菌)、包装后冷藏供饮用之乳汁。鲜乳的非乳脂固形物须在8.25 %(m/m)以上,依照脂肪高低分为高脂(3.8%以上)、全脂(3.0%以上,未满3.8%)、中脂(1.5%以上,未满3.0%)、低脂(0.5%以上,未满1.5%)、脱脂(未满0.5%),以及无调整(3.0%以上);另有低乳糖鲜乳(乳糖2%以下)及无乳糖鲜乳(乳糖0.5%以下)可供乳糖不耐症患者饮用。
鲜乳中若添加生乳中的营养素(水除外)则称为“强化鲜乳”,其添加物及使用量须符合台湾卫生主管机关的标准,目前常见的市售强化鲜乳以添加钙、维生素A及D为最多,也有添加乳铁蛋白的产品贩卖。台湾农委会要求所有的生乳及鲜乳都要符合规定标准,因此在品名标示旁会看见符合台湾规定标准的字样。
目前市售鲜乳有不同的加热方式,最常见的为“超高温杀菌法”(Ultra High Temperature, UHT),一般杀菌温度为125~135℃,时间维持数秒钟;另外有“高温短时间加热”(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 HTST),一般杀菌温度为72~90℃,15秒到1分钟以下,也有HTST再配合膜过滤的鲜乳。加热温度对鲜乳营越久,口味越浓,部分乳清蛋白也会变性。鲜乳加热方式会于包装上标示,消费者可依照需求选购。
鲜乳在品名上标示成鲜乳或牛乳均可,不过为了区隔其他乳制品,目前市面上只要是符合鲜乳标准的产品,都是以“鲜乳”作为品名标示。鲜乳的保存期限一般为1-2周,目前也会买到可以保存70天的鲜乳,称为“延长保存期限乳”(Extended Shelf Life milk,ESL milk),主要是采用UHT杀菌加上无菌充填以增加保存期限,台湾目前仍将此类乳制品归类为鲜乳。无论选用的鲜乳保存期限为何,开封后皆要尽快喝完,以免因保存方式不当而导致孳生细菌或是腐败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