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遛狗的频率、时间长短,即便和狗狗的体型、大小有关,但是,无论是何种大小的狗、宠物皆扮演了教练及伴侣的角色。除了日常是称职的陪伴者外;同时也是提醒饲主该外出散步、带着主人或走或跑的活动督促者。
最重要的是,养成每天固定带宠物去外头散步的习惯,只要一天散步3~4次,很容易就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运动150分钟的身体活动目标(10分钟为单位,每周至少进行15次),对人体健康维持益处良多。
遛狗有助主人产生幸福感?专家:关键在“利他”行为
此外,台湾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也提到,从上述研究更得知,狗主人幸福的感觉,多半取决于他们饲养的狗是否也能享受散步。而主人会为了让狗快乐而增强散步的动机,这是种“利他”行为。这种现象也常见于父母与孩子间,或夫妻伴侣间,当孩子或另一伴感到高兴有成就,父母或夫妻的另一方也会有相同感受。
叶雅馨主任指出,站在心理学角度来看,重要他人、宠物的一颦一笑的确会影响自己情绪。因此每个人都要照顾好自己,以运动纾压维持好心情,自己能感觉好就能将这份幸福感传递给周围的人,同时有更好的体能关心钟爱的对象。
不过,她也提醒狗主人,若面临狗狗生病或因故活动量减少时,建议民众仍要提醒自己维持原有的散步习惯;甚至不幸当狗狗离开自己时,伤心之余更别忘了自己与它的美好时光,建议主人带着与狗狗的幸福回忆,延续先前共同建立的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