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17/12/20 下午 06:08:37

为了家庭和谐,老当“提款机大哥”?专家带你破解忍让陋习

(關鍵字: 憂鬱 , 壓力 , 家庭 , 界線 , 傳統 , 忍讓

害怕自己没价值

其实像明伦和品冠这类的家族纠纷,几乎每天在你我身边上演,因为不敢声张自己的权益,忍气吞声,只求以和为贵。

然而,事过境迁,每个人的认知又不同,等真要做改变的时候,所有的爱恨情仇一涌而上,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退让,才会使得兄弟翻脸、自相残杀的新闻,屡见不爽。

一旦我们的心理界限不明确,很容易就会被对方的一两句话,调包了真正重要的问题。一如,孝不孝顺与财务清不清楚,是两码子事,心理界限不清的人,因为太想要顾全大局,而被模糊了焦点。

而他们之所以难以坚定立场,总会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而动摇了自己的意志,来自于生活在群体之中,所受到的肯定与关爱大多是不足够,很多时候个人的需要是被淡化、贬低的,一切都得先考量大家的福祉。

也因此,他人的意见变得格外地重要,如果没有得到认同、支持,彷佛自己就没有任何的价值。一生都不停地追求外界的认可。尤其父母的一句勉励或赞许,是许多人心底最深的盼望。

然而,心理界限清楚的人知道,无论你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此,真正的承担包含着被误解的风险。

以明伦为例,他若真想要孝顺母亲,应该把这笔钱回归到自己的名下,好好地存起来,等到母亲真的有需要,才有余力帮忙。否则,他完全照旁人的话做,谁也不敢保证哥哥会不会私下挪用,届时钱没拿到,没能力供养母亲的遗弃臭名也背上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若他能把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目的,放在会得到他人什么样的反应之前,他才能在即使不被谅解的状况下,依然选择做适合自己的决定。

换言之,心理界限的确立也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人情交往中,掌握好每一个行动背後的核心目标,清楚自己的方向,这样就不容易乱了头绪,跟着人云亦云,让自己陷入父子骑驴的窘境中。

回到你身上,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一段关系中,必须透过他人的肯定或存在,才能建立自我的价值,并且经常压抑自己的需要,以符合对方的期待,或是总害怕自己会成为不合群的人,那么,是时候该停下你的脚步,好好地检视自己的界限是否太过模糊与纠结?你的体贴与善良,应该留给真正懂得珍惜你的人。

本文出自采实文化《心理界线》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