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心脏功能负荷程度 确保安全
不过,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变化及工作需求时,有心脏病的人,更必须留意自身心脏功能的可负荷程度,以确保活动的安全。因此,在此阶段的心脏物理治疗,除了进一步侧重于改善心血管危险因子的运动治疗外,也强调省力护心的技巧,如:长时间工作时采用省力的坐姿优于站姿、将家事或工作中常用物品放在手可及的水平位置(以减少手抬高或弯身之费力)、出入有温差处需先适应等因人制宜的咨询,或是延伸训练以强化环境及工作需求的体能。
适当的运动治疗对心脏病患的效果及安全早已经研究证实,应用于小区阶段之心脏物理治疗的模式,对于一般人在预防未来发生心脏疾病之危险因子控制,也有相同重要的介入效果。
台湾心脏病仍高居台湾人死因第二位,罹患冠状动脉疾病日益年轻化,高龄社会之老年保健或长期照护的需求,接受安全且有效的心脏运动治疗,是不可忽略的健康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