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热浪来袭,气象局预报中心主任郑明典预估,今年台北市不排除会飙破40度!面对高温,要小心中暑,也要严防热感冒。中医师表示,不论是热感冒或是热衰竭,多喝水很重要,千万不可等到口渴才补充水分,此外,建议应多吃瓜类消暑,特别是冬瓜,有清热利水效果;或是多喝些菊花药膳茶饮,不仅能延缓肌肤老化,更有美白助消暑效果。
台湾基层中医师协会理事长、陈潮宗中医师指出,中医辩证将中暑分为“阳暑”与“阴暑”两大范畴。“阳暑”常见于长时间在太阳曝晒下的劳动者、运动人士,症状包括头晕倦怠、口渴身热等,如果未及时补充水分兼休息,甚至恐出现热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阳暑与阴暑 症状大不同
“阴暑”是指“暑热在内、寒湿在外”,通常是都市人以错误的方式解暑引起,例如,在户外将身体晒得很热,然后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或是在冒出大量汗水的状态下,进行冷水浴或喝冰冷饮品等所致,通常这会引致皮肤毛孔收缩、自律神经失调,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
建议“阳暑”者,应适当的补充电解质、水分,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下,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这段时间,1次持续曝晒不可超过20至30分钟。“阴暑”应避免让自己长时间处于冷热交替环境,使得皮肤毛孔调节失律,避免冷热交替饮食,以及过量食用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