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BBC纪录片中,有一对医生双胞胎兄弟,做了一个饮食实验,其中的 Chris 采用低脂肪饮食,Alexander则采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连蔬菜都不允许)。实验开始时先由营养师 Amanda详细的告诉他们,在接下来一个月的计划中,彼此有哪些是可以吃和不能吃的饮食。
一个月后,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Alexander减轻了9磅,采取低脂肪饮食的 Chris 则仅减轻2磅。由于同卵双胞胎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这种差异性就不是来自于遗传,而是饮食因素。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低脂饮食的Chris从来不觉得饱,所以不断的吃零食”,因此摄入脂肪似乎比较容易有饱足感。因为将饱足感的信息传递到脑部下视丘的反应机制,目前已经证实是胺基酸中的色胺酸(Tryptophan)进入大脑含量的多寡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血中色胺酸与其他神经传导相关胺基酸的比例,会影响大脑中色胺酸的浓度,若是这些神经传导的胺基酸与血清中的“脂酸白蛋白”之结合比例增加时,就会取代了血清中色胺酸与白蛋白结合的机会,于是就会让色胺酸进入脑中的机率增加来产生饱足感。
这或许就是Chris从来不觉得饱的原因,因为他的饮食缺少脂肪,因此血中的游离脂肪酸较少而无法有效的与白蛋白结合成“脂酸白蛋白”。另外,从照片中看起来Chris腹部的脂肪堆积的较多,这样的结果似乎非常有说服力,因为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会提高血糖,然后刺激身体产生胰岛素,胰岛素除了是降低血糖所需的激素之外,它也能将糖转化为脂肪,因此很难使体内的脂肪作为能量源来使用,于是就造成 Chris 腹部脂肪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