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罹患罕見疾病「小胖威利症」的劉丞恩來說,食物是永遠的誘惑,自己吃都嫌不夠了,哪還有機會分享給別人!然而,為了表達對媽媽的愛意和感謝,丞恩今10日首次將手中的食物餵入媽媽口中,讓媽媽大為感動… 詳全文 >
-
人們常形容多話的女人為「長舌婦」,因為舌頭長才可以說這麼多的話,然而英國的1位小女孩奧莉維亞吉爾斯(Olivia Gillies)從小便罹患了罕見的疾病,會讓舌頭無限制的長大,甚至連呼吸都會… 詳全文 >
-
第10屆罕見疾病獎助學金共有346位、70種病類的罕病學子們獲獎。為了讓更多罕病學子們的辛勤付出獲得肯定,基金會今年在成績優良獎項,依學習成績提高獎金額度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而為了鼓勵罕病學… 詳全文 >
-
年僅9歲的洪逸芳從一出生開始,媽媽便發現她的手指頭有深刻的「戒環」,而且手指頭關節也有相連不易拉開的症狀,醫師初步診斷為發展遲緩,直到4個月大時,髖關節容易脫臼,以及有嚴重的脊椎側彎,直到經… 詳全文 >
-
「雖然身體受到病痛的阻撓,但只要能以順處逆,我相信仍能活出自己的生命色彩!」罹患罕見疾病「耳齶指(趾)症候群」的胡欽裕,獲得罕見疾病基金會頒發「金榜提名」獎助學金。 詳全文 >
-
台灣醫療資源集中在中北部,為了協助更多遠地的病童和家庭安心就醫,麥當勞叔叔之家基金會將舉辦籌募活動,用於支持重症病童中途之家的遷址和擴建計畫,每年至少嘉惠1萬5千的病童家庭人次,約為現在的3… 詳全文 >
-
病友指出「難以確診」是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很苦惱的問題,因此即使被列入罕病,但要拿到這張證明並不容易;然而有另一種症狀很類似的視神經脊髓炎,且更容易因病而殘,卻沒有被獨立為一種疾病,當然也不符罕… 詳全文 >
-
在即將到來的父親節,15名國內知名攝影師操刀,到30個罕病家庭進行拍攝,透過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與鏡頭,傳達出罕病家庭中父母與子女間的動人片刻。 詳全文 >
-
肺動脈高壓是個致命、卻不易診斷和照護的罕見疾病。醫師指出,在過去因缺乏有效的藥物幫忙,原發性肺動脈高血壓病患的一年存活率約68%,5年存活率則僅34%;隨著醫學進步,新的有效藥物不斷出現,只… 詳全文 >
-
對於罹患罕見疾病的患者與家屬來說,檢測費用昂貴健保未給付,罕病家庭往往無力負擔。有鑑於此,扶輪社捐贈給台北榮總醫院「罕見疾病基因檢測分析儀器-高通量即時螢光定量PRC系統」,台北榮總表示,未… 詳全文 >
-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一名英格蘭西約克郡布拉德福德市2歲的女童Areesha罹患罕見的Crigler-Najjar克裏格勒納賈爾綜合症,每天需要接受12小時的藍色紫外線照射,透過照射藍燈,才… 詳全文 >
-
罹患「裘馨氏肌肉萎縮症」的曹子強,年僅17歲,生長在單親家庭,家中有3個兄弟姊妹,2兄弟皆罹患裘馨氏肌肉萎縮症,爸爸從小就離開了他們,媽媽1個人照顧整3位子女,但也因為長年照護壓力影響身體健… 詳全文 >
-
罹患罕病「耳齶指症候群」的高雄三民家商學生胡欽裕,身高僅有130公分,還得長期使用助聽器與呼吸器,但他反而比一般人更樂觀好學,目前已考取電腦軟體應用和網頁設計丙級技術士證照,積極的生活態度讓… 詳全文 >
-
硬化結節症是政府公告的罕見疾病,病人的臨床表現多樣,有的患者因愛美而意外被診斷硬化結節症;也有些病人從小承受硬化結節症併發多重神經障礙之苦,加上腦瘤使病情雪上加霜。幸而拜科學進步之賜,使用藥… 詳全文 >
-
11歲的罕病小朋友向泓霖(霖霖)因罹患「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引發截至本月底可能無藥可用的狀況,21日上午消息才一曝光,晚上衛生署就已經在網路上公布不斷藥,這讓向媽媽開心的幾乎哭出來,也感…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