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肥不就是少吃多動嘛,為什麼說來容易做來難?因為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連溫良恭儉讓都能叫人胖!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馬文雅醫師,在新書《別減肥了,你需要的是「復瘦」:內分泌科醫師用逆思考帶… 詳全文 >
-
糖尿病控制不佳,嚴重恐造成傷口不易癒合,有截肢的風險。70歲羅先生多年以來糖尿病始終控制不好,前一陣子右腳底出現一個潰瘍傷口,沒想到傷口越來越嚴重還產生化膿。羅先生後來經轉診到仁愛長庚合作聯… 詳全文 >
-
糖尿病病人的足部病變是常見的併發症,根據2023年Armstrong等學者研究指出,糖尿病病人發生足部潰瘍後,5年死亡率高達30%;足踝以上截肢後,5年死亡率高達70%,因此足部病變的預防顯… 詳全文 >
-
大腦的健康與食用油息息相關,也就是說食用油的好壞,深深影響到大腦神經細胞的優劣,如果選錯了食用油,豈不宛如慢性自殺。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食用油: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椰子油、葵花油、大豆沙拉油… 詳全文 >
-
冬天氣溫下降,不少人感覺衣服穿再多,仍然經常手腳冰冷,讓人凍未條。為什麼會手腳冰冷?除了低溫影響,也可能跟本身疾病與血液循環有很大的關係。為了對抗手腳冰冷,飲食方面也不可輕忽,可以多補充哪些… 詳全文 >
-
近年來,歐美飲食潮流刮起了一股羽衣甘藍旋風,好萊塢女星珍妮佛安妮絲頓及葛妮絲派特羅等,擁有姣好的身材與獨特養生之道,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原來她們都是羽衣甘藍的愛好者,藉由攝取羽衣甘藍補充高纖維… 詳全文 >
-
罹患糖尿病如果血糖不控制,規律用藥,恐造成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佾璇表示,不少民眾得知患病當下,會出現拒絕接受、不願承認的心情,因而抗拒改變,也… 詳全文 >
-
體重過重或肥胖者代謝性脂肪肝病發生率更高達6成。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醫師表示,隨著飲食西化與運動量不足,台灣近年來發生肥胖、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症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代謝性脂肪肝病的盛行率… 詳全文 >
-
冬至12月22日將屆,寒流也將來襲,天冷時民眾習慣進補禦寒,加上年終尾牙聚會旺季,大宴小酌應酬不斷,難免過度攝取高糖和高油脂食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潘立昕提醒… 詳全文 >
-
罹患糖尿病、腎臟病、肝病、甲狀腺機能低下等,以及攝取過多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小心會造成膽固醇過高。而膽固醇高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身材苗條的熟女和年輕人也可能有高膽固醇。小心血膽固醇飆高,心血… 詳全文 >
-
代謝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病,罹患代謝症候群的病人後續發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6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中央健康保險署聯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已有3,… 詳全文 >
-
根據2023年6月發布於《全球轉型(Global Transitions)》期刊的研究指出,大腦灰質體積的減少可能在血糖與憂鬱症之間的關係起了中介作用,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尤其是針對年長者,… 詳全文 >
-
澱粉都是十惡不赦嗎?有一說,愛吃澱粉食物,容易罹患糖尿病;也有一說,均衡飲食下,澱粉不能被苛刻地限量,不能一概把醣過量歸咎於澱粉,究竟哪一個說法才有道理?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特約主任醫師洪建德… 詳全文 >
-
近期衛福部公布國人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首度進入前十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根據2020年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團隊發表的一項分析顯示新發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是體重減輕,…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指出,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約佔人口的11% ,相當於國內已破250萬人罹患糖尿病。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提醒,越早罹患糖尿病,疾病併發症就越嚴…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