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全球已有5.29億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人仍然不斷上升,生活型態已成為預防及管理糖尿病的關鍵方法之一。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於日前舉辦「生活型態國際論壇」,邀請來自美國UCLA的三位專家… 詳全文 >
-
肥胖不是福!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是影響全身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顯示,肥胖與多種慢性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以及關節退化,甚至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這些健康問題不… 詳全文 >
-
隨著科技進步,眼底攝影成為了一項至關重要的眼科檢測工具。根據健康管理機構的受檢者數據顯示,有近三成的人在接受眼底攝影後,發現視網膜異常或其他潛在病變。眼科醫師王錦銘指出,這些異常可能是糖尿病… 詳全文 >
-
腰椎手術竟然也有造成細菌感染的風險!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容志雄表示,根據研究顯示,微創椎間盤手術出現感染的機率很低,但若出現下列情形,則會提高感染機會,包括:身體抵抗力不佳,例如:洗腎病人及… 詳全文 >
-
有許多人減重用錯方法,結果減重失敗,像是採取「低碳水化合物減重」方法,採取到晚餐就不太吃澱粉(碳水化合物),以及減少吃甜點、含糖飲料等,但是注重蛋白質、好油脂的攝取。究竟這樣的飲食方法真能有… 詳全文 >
-
在繁華都市外,偏鄉的醫療服務往往面臨資源匱乏與人力不足的挑戰。然而,有一位醫師默默堅守偏鄉長達29年,用自己的專業與熱忱守護當地居民的健康。他是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的主治醫師湯介如,今年榮獲衛… 詳全文 >
-
初期沒有症狀的疾病,最容易被忽略,包括像是高血壓、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肺癌、青光眼、睡眠呼吸中止症,該如何從小地方察覺到可能的慢性疾病危機?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1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了半數,其中又以三高對國人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政府積極推動「888計畫」,透過整合專業團體力量,預計以8年時間將8成以上三高病患納入照護網,協助… 詳全文 >
-
糖尿病因神經病變、血管病變,容易導致傷口癒合困難,嚴重甚至需要截肢,一旦截肢,也不能輕忽截肢後末端的小傷口。員榮醫院員生院區傷口治療及高壓氧中心鄭文昌主任呼籲,以前對糖尿病患者足部傷口的觀念… 詳全文 >
-
夜間多尿不僅容易影響睡眠,甚至帶來心血管、糖尿病、高血壓,甚至癌症等疾病風險!有關夜尿迷思不少,像是「夜尿吃芋頭能改善」、「按某穴位能治好夜尿」等,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與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特別破… 詳全文 >
-
糖尿病是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導致典型多吃、多喝、多尿等症狀。骨質疏鬆症則是由於骨量減少和骨頭品質的下降,進而增加骨折風險的一種疾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 詳全文 >
-
衛福部2018年頒布特管法,正式開放六大項細胞治療技術,在主管機關嚴格的管控下,細胞治療可以運用在抗癌及再生醫療的領域。三軍總醫院外科部整形外科細胞治療中心喬浩禹醫師表示,以及對於困難傷口的… 詳全文 >
-
醫學研究發現,55歲以下的年輕胰臟癌患者增長趨勢明顯。據統計,目前年輕患者已佔胰臟癌患者的約10~15%。林相宏醫師表示,胰臟癌的高危險族群包括家族中有胰臟癌、膽管癌、乳癌、大腸癌、卵巢癌等… 詳全文 >
-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被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疾病 ,截至今年10月台灣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病例近200例,達5年來同期新高。肺炎鏈球菌中易引發侵襲性疾病的血清型多… 詳全文 >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肥胖是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以及多種癌症。在2022年,全球每八個人中就有一人處於肥胖狀態。而全球成年… 詳全文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