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新加坡的糖尿病患者,為了重獲健康,平時注重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還成了三鐵選手,病情卻始終沒有任何改善。再生醫學的出現,有機會帶來治療新契機。許多曾被認為「無法治癒」的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 詳全文 >
-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即每五位台灣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 。目前全台75歲以上的糖尿病病友已佔總患者數的四分之一,而65歲以上的病友則佔了一半 。隨著「數位療法」獲得台灣… 詳全文 >
-
糖尿病患者即使糖化血色素(HbA1c)達標,仍然可能出現高低血糖的狀況,事實上,餐後血糖波動更容易引發糖尿病的大小血管病變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醫師提醒,當心誤入「3大控糖盲區」… 詳全文 >
-
糖尿病患者小心骨質疏鬆找上門,甚至併發脊椎狹窄滑脫和椎間盤突出!基隆長庚醫院骨科張家偉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脊椎退化風險比一般人高,尤其是脊椎狹窄滑脫和椎間盤突出,每四位脊椎融合手術患者即有… 詳全文 >
-
正常人一天可以吃幾顆蛋?多吃蛋會有問題嗎?美國最新飲食指南取消每日膽固醇的攝取上限,讓以往許多擔心「多吃蛋會讓膽固醇破表」的民眾自動解禁,肆無忌憚地大吃蛋料理!不過,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心臟內… 詳全文 >
-
很多人都會認為,水果沒有脂肪、沒有澱粉又有豐富的纖維質,甚至大部分的水果熱量都很低,所以,不管是要減肥或是要控制血糖的人,多會以吃水果來取代大魚大肉的正餐。但是,日前卻有幾個案例是想要瘦身的… 詳全文 >
-
黃斑部病變是視力健康的重大威脅,不僅每4位具視力障礙的年長者中,就有1位源於黃斑部病變 ;更有一成長輩失明的原因與之有關。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理事長暨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眼科專任主治醫師吳建良指出,… 詳全文 >
-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開始關注孩子的身高發育。生長遲緩不僅可能影響孩子的自信心,還可能導致其他健康問題,例如:身材矮小、早熟和肥胖等問題,進而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高血壓和糖尿病風險。亞東… 詳全文 >
-
根據台灣勞動部的國際勞動統計數字,台灣僱員2022年平均每年工時為2,008小時,較2021年的2,000小時略增,在39個經濟體中排名第6。職醫何國榮表示,高工時是台灣社會的一個問題,除了… 詳全文 >
-
中秋節即將來臨,各種美食充滿誘惑,糖尿病患者如何能享受美食的同時,又不必擔心血糖飆升?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周家琳營養師分享糖尿病友的正確飲食觀念,糖友每日最多食用一顆小月餅,同時閱讀包裝袋上營… 詳全文 >
-
根據統計,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問題的婦女,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正常女性的5倍以上,相當驚人!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王瑞生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若未有效改善,使卵巢無法正常排… 詳全文 >
-
護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是在1976年時展開的一個長達28年的研究。研究對象是1980年時,總計121,700名的女性護理人員,年齡介於30-55歲間,利用每… 詳全文 >
-
運動量劇烈變動,小心會影響血糖!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運動會使胰島素阻抗降低,同樣的血中胰島素濃度,進入細胞的血糖增加了,所以血糖就降低了,運動量大,改善胰島素阻抗就多,運動量少… 詳全文 >
-
台南日前發生一起民眾疑癲癇發作,造成一死四傷重大車禍,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聖瑋也曾碰到一名車禍昏迷送醫個案,急診檢查發現除了頭部撕裂傷,心電圖也出現異常,進一步心導管檢查發現左冠… 詳全文 >
-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顯示,民國109年因白內障相關疾病就醫的人數約為110萬人。其中,60歲以上的患者佔超過8成,達到全人口的17%。顯示出白內障於老年人口中的高盛行率。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