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症狀】持續性尿蛋白 詳全文 >
-
【查症狀】外耳道疼痛 詳全文 >
-
患有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者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較一般人高,且可能會同時發生血管多處病變、鈣化嚴重或是瀰漫性病灶、「慢性」冠狀動脈完全阻塞等情況。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陸廷偉醫師(現支援衛福部南投… 詳全文 >
-
糖尿病足部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主要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引發,患者足部容易傷口感染,而導致化膿跟出血,甚至會對周邊神經、血管產生損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高壓氧中心主任、骨科主治醫師蔡孟學指出… 詳全文 >
-
「代謝型肥胖」往往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及癌症等慢性疾病風險密切相關。恩主公醫院一般外科部主治醫師吳東琰表示,健保補助減重代謝手術,協助患者重拾健康。目前減重代謝手術,除了採用腹腔鏡手術…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臺灣糖尿病盛行率自2013年至2015年達12.3%,推估全國約有超過200萬名糖尿病病人。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賴柏茵提… 詳全文 >
-
糖尿病患者如果無法控制血糖,一旦出現低血糖不適,就可能需要緊急就醫治療。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陳維佑醫師表示,連續血糖監測儀透過科技力量替代每日可能多達4-8… 詳全文 >
-
你也是三餐都外食的「外食族」嗎?根據調查,台灣有超過60%的上班族每週至少5天以上外食,午餐便當、晚餐燒烤、深夜炸物,早已成為生活習慣。然而,看似方便的飲食選擇,卻隱藏著健康風險。家醫科陳俊… 詳全文 >
-
早餐吃錯,小心血糖飆!本身肥胖的人尤其要注意早餐食物,如果攝取過多澱粉,再加上長期飲用沖泡五穀粉作為早餐,小心血糖控制不住,有併發慢性疾病的風險。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表示,五穀粉其精… 詳全文 >
-
糖尿病傳統居家血糖監測是單點測量,無法顯示整天的血糖變化。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表示,近年來糖尿病科技的進步,連續血糖機的操作變得更加簡便且親民,可提供血糖變化曲線,再配合個人飲食內容、運動與… 詳全文 >
-
台灣雖然洗腎人口在過去3年持續下降,但是仍然每年還有約9萬多人洗腎。今年世界愛腎日的活動主題是「你的腎臟還好嗎?及早的預防,可以讓腎臟功能減少惡化。」彰基血液透析中心蔡俊傑主任提醒,民眾應該… 詳全文 >
-
糖尿病患者控制不佳,容易併發糖尿病足,如今,通過短波近紅外光高光譜影像快照,可以讓糖尿病足部與小纖維神經病變高風險區現形!臺中榮總團隊由臺中榮總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沈宜靜、醫學研究部陳享民博… 詳全文 >
-
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平均壽命達80歲,但多數人生命的最後8年需面對慢性病困擾。根據最新資料,糖尿病衍生腎病變的比例已升至43.5%、透析後近2成患者會發生心衰竭併發症,顯示慢性腎臟病及… 詳全文 >
-
近年來,口服腸泌素的引入,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然而,當胰島功能過差或口服藥物效果不彰時,胰島素仍是最重要的治療手段。郭綜合醫院內分泌蔡孟潔主治醫師表示,事實上,胰島素的可以快速幫… 詳全文 >
-
台灣成人每2人就有1人體重超標,推估超過1千萬名成人有體重問題,醫師呼籲,肥胖恐提高超過200種疾病風險,甚至導致全因死亡率上升!研究顯示,肥胖者併發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