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控制不佳,容易併發糖尿病足,如今,通過短波近紅外光高光譜影像快照,可以讓糖尿病足部與小纖維神經病變高風險區現形!臺中榮總團隊由臺中榮總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沈宜靜、醫學研究部陳享民博… 詳全文 >
-
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平均壽命達80歲,但多數人生命的最後8年需面對慢性病困擾。根據最新資料,糖尿病衍生腎病變的比例已升至43.5%、透析後近2成患者會發生心衰竭併發症,顯示慢性腎臟病及… 詳全文 >
-
近年來,口服腸泌素的引入,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然而,當胰島功能過差或口服藥物效果不彰時,胰島素仍是最重要的治療手段。郭綜合醫院內分泌蔡孟潔主治醫師表示,事實上,胰島素的可以快速幫… 詳全文 >
-
台灣成人每2人就有1人體重超標,推估超過1千萬名成人有體重問題,醫師呼籲,肥胖恐提高超過200種疾病風險,甚至導致全因死亡率上升!研究顯示,肥胖者併發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疾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詳全文 >
-
適當減重有助肥胖者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代謝性疾病!1名32歲的黃先生體重高達120公斤,經過求診羅東博愛醫院減重中心的邱旭緯醫師,採取飲食調整及藥物治療,黃先生在半年內減去42… 詳全文 >
-
春節假期結束後,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劉漢文醫師近期看診時,發現多位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數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情況令人擔憂。他指出,這些異常數值多與年節期間飲食失控及生活… 詳全文 >
-
台灣20-64歲每4人中約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可能引發慢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特製「代謝症候群防治宣導-檢吃動!」影音,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提升民眾對代謝症候群的認知,讓預防成為日常習慣。代謝症候… 詳全文 >
-
早期慢性腎臟病往往無明顯症狀,近六成患者已是第三期,恐因腎功能持續惡化,面臨15年內進入透析(洗腎)的危機。此外,慢性腎臟病常見的共病還有心衰竭,心衰竭併發慢性腎臟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的五倍,台… 詳全文 >
-
台灣糖尿病患者人數在2030年將直逼300萬大關!目前仍有約5成患者未達到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的控制目標,專家表示,其一原因可能與血糖與肥胖交互影響的惡性循環相關,陷「糖胖惡性循環… 詳全文 >
-
糖尿病已成為現代常見的慢性疾病,但許多人忽略其可能帶來的嚴重併發症。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江珠影指出,若血糖未能妥善控制,患者恐面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風險,嚴重… 詳全文 >
-
長期莫名疲倦別輕忽!54歲張姓總舖師半年前開始容易口渴、頻尿及莫名疲倦,加上平時並無刻意節食或運動,但體重在短短幾個月內掉了5公斤,原本以為是「工作太累」造成,不料症狀日趨嚴重,就醫檢查才發… 詳全文 >
-
糖尿病已經是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而其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腎病變」,更是悄無聲息地威脅著病人的健康。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表示,糖尿病腎病變的定義為糖尿病病人出現蛋白尿,並合併腎功能惡化… 詳全文 >
-
春節過後,元宵節即將來到,民眾在享用湯圓時,也別忘記血糖管理,避免糖尿病找上門!依據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的統計,20歲以上國人盛行率為12.8%,等於每8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 詳全文 >
-
過年是親友團聚、享受美食的時刻,但糖尿病患者在歡度節慶時也別忘了控糖的重要性!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回憶,曾診治1名50多歲的糖尿病婦女,因過年期間飲食失控引發腸胃炎,進而誘發高血糖高滲透… 詳全文 >
-
糖尿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五名,也是現行國人血液透析(即洗腎)的主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蔡佩怡指出,糖尿病在中醫證屬“消渴”之範疇,“消”即消耗,為消耗水穀、消瘦的意思…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