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假期結束後,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劉漢文醫師近期看診時,發現多位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數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情況令人擔憂。他指出,這些異常數值多與年節期間飲食失控及生活… 詳全文 >
-
台灣20-64歲每4人中約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可能引發慢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特製「代謝症候群防治宣導-檢吃動!」影音,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提升民眾對代謝症候群的認知,讓預防成為日常習慣。代謝症候… 詳全文 >
-
早期慢性腎臟病往往無明顯症狀,近六成患者已是第三期,恐因腎功能持續惡化,面臨15年內進入透析(洗腎)的危機。此外,慢性腎臟病常見的共病還有心衰竭,心衰竭併發慢性腎臟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的五倍,台… 詳全文 >
-
台灣糖尿病患者人數在2030年將直逼300萬大關!目前仍有約5成患者未達到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的控制目標,專家表示,其一原因可能與血糖與肥胖交互影響的惡性循環相關,陷「糖胖惡性循環… 詳全文 >
-
糖尿病已成為現代常見的慢性疾病,但許多人忽略其可能帶來的嚴重併發症。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江珠影指出,若血糖未能妥善控制,患者恐面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風險,嚴重… 詳全文 >
-
長期莫名疲倦別輕忽!54歲張姓總舖師半年前開始容易口渴、頻尿及莫名疲倦,加上平時並無刻意節食或運動,但體重在短短幾個月內掉了5公斤,原本以為是「工作太累」造成,不料症狀日趨嚴重,就醫檢查才發… 詳全文 >
-
糖尿病已經是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而其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腎病變」,更是悄無聲息地威脅著病人的健康。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表示,糖尿病腎病變的定義為糖尿病病人出現蛋白尿,並合併腎功能惡化… 詳全文 >
-
春節過後,元宵節即將來到,民眾在享用湯圓時,也別忘記血糖管理,避免糖尿病找上門!依據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的統計,20歲以上國人盛行率為12.8%,等於每8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 詳全文 >
-
過年是親友團聚、享受美食的時刻,但糖尿病患者在歡度節慶時也別忘了控糖的重要性!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回憶,曾診治1名50多歲的糖尿病婦女,因過年期間飲食失控引發腸胃炎,進而誘發高血糖高滲透… 詳全文 >
-
糖尿病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五名,也是現行國人血液透析(即洗腎)的主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蔡佩怡指出,糖尿病在中醫證屬“消渴”之範疇,“消”即消耗,為消耗水穀、消瘦的意思… 詳全文 >
-
春節寒意漸濃,泡湯成了不少人放鬆的首選。然而,您知道嗎?泡湯的同時也可能潛藏健康風險,特別是「熱休克」的發生,對於某些族群而言,更可能引發致命危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科主任洪子堯指… 詳全文 >
-
過年連假期間出遊與返鄉,碰到塞車是一大困擾,無奈只能「憋尿」。對此,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提醒,長時間憋尿不僅容易導致泌尿道感染,對某些族群而言,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健康風險,例如糖尿病患… 詳全文 >
-
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醫師陳威任表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就占了約60%;不過,有些病因是「可逆性」的,意即只要將缺損獲得適當補充,就可以達到恢復的目標,像是:中樞神經感染、… 詳全文 >
-
代謝症候群是一組與多種慢性病相關的危險因子。若不及時處理,代謝症候群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倍,高血壓風險是4倍,高血脂風險是3倍,而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則高達2倍。這些疾病可能使患者… 詳全文 >
-
腸泌素是腸胃道分泌的賀爾蒙,也是近幾年熱門的具控制血糖和減重作用的藥物,後來更被發現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不過,目前進行腸泌素的臨床研究時,合併慢性腎病的糖尿病病人通常被排除。基隆長庚紀…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