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肺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難道,肺癌患者病症來到末期就沒得救了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胸腔內科醫師夏德椿認為,標靶治療若每年重新評估後更換,更… 詳全文 >
-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統計分析發現,民國85至103年十大好發癌症,女性乳癌在19年間發生率成長超過1倍之多,103年的年齡標準化發生率已高達每10萬人口70.7人。因此,養成定期進行乳房檢…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2016年癌症死亡人數統計,台灣肺癌死亡人數近30年成長5.7倍,死亡率連續10年居冠;且每57分鐘即有1人因肺癌死亡,5年存活率不到2成,十分驚人!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鄭… 詳全文 >
-
真的不能小看「便祕」的可怕!一名80多歲老先生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長期規則藥物控制,前一陣子因腹脹且超過1星期沒排便就醫,大腸鏡檢查確診為乙狀結腸腫瘤合併阻塞,隨後經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 詳全文 >
-
今年6月來自9個國家的21名科學家,於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會議中,依據臨床回顧研究及評估,更新數項化學物質的相關指引,以及這些化學物質造成尿路癌的潛在可能,相關結果發表於《The L… 詳全文 >
-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和台灣癌症基金會在今106年共同推動的婦癌篩檢活動統計,赫然發現短短3月,乳癌篩檢出的疑陽比率達11.5%,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呼籲符合免費篩檢條件且還沒進行檢查的… 詳全文 >
-
善用中西醫合併治療,戰勝大腸癌不是夢!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如今腸癌只要早期發現,多半能透過放化療得到改善。但過程中伴隨而來的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問題,往往讓患者難以承受。中國附醫中醫部葛正航… 詳全文 >
-
別小看胃癌威脅!胃癌不僅始終高居國人10大癌症之列,根據統計,全台平均每2.5小時就有1人罹患胃癌,僅是106年就有高達2,241人因胃癌喪命。且由於胃癌初期徵兆不明顯,易與其他腸胃道疾病混… 詳全文 >
-
美國波爾馬特癌症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維生素C可能能夠傳達訊息,使骨髓中不健全的幹細胞(stem cell)趨向成熟並正常死亡,讓這些不健全的幹細胞免於大量增殖複製而使個體出現血癌疾病。 詳全文 >
-
《Cancer Cell》日前刊登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表一項新型檢驗方式,當腫瘤的部分癌細胞流至血液當中,這項檢驗能夠在幾分鐘內將這些血液中細胞的DNA進行分析,藉此偵測出可… 詳全文 >
-
男人們,洗澡時順便摸一摸「蛋蛋」吧!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性功能中心主任、泌尿科醫師邱鴻傑提醒,睪丸癌是15至35歲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建議養成每月「自摸」的習慣,以及早發現異常。 詳全文 >
-
76歲的余姓男患者本身有C肝、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為確認控制狀況,都會定期回診進行超音波檢查。沒想到,最近一次的檢查卻發現,胰尾出現大於2公分的腫瘤。經檢驗後,確診其罹患有「賈伯斯病」之稱的… 詳全文 >
-
大腸直腸癌,每年新發生病例已突破1.5萬人,發生人數連續9年居冠。聖馬爾定醫院外科部副主任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葉重宏提醒,許多人認為血便、便祕和大便變細是大腸直腸癌的警訊,但其實不只是這樣… 詳全文 >
-
疼痛,普遍發生在癌症患者身上,許多人一天發作好幾次,時時刻刻處在癌痛陰影之中,嚴重者甚至怕到不敢出門、生活大小事都要仰賴家人,容易陷入憂鬱和焦慮。對此,台中榮民總醫院麻醉部洪至仁部長鼓勵癌友… 詳全文 >
-
癌症,透過基因檢測與人工智慧等技術,提供精準治療,有希望成為可控制的慢性病!臺北榮總宣布癌症標靶用藥檢測服務正式上線,各類癌症患者及臨床醫師,皆可透過此工具來了解當前最適合的用藥,增加癌症治… 詳全文 >